1949年—1999年,全县累计四旁零星植树15781万株
1963年—1999年,全县累计进行幼林抚育229894亩次
1963年—1999年,全县累计完成成林抚育512976亩
1990年—,全县累计完成长防林工程建设任务15.34万亩,完成以工代赈退耕还林面积1.54万亩,完成森林资源管护66.26万亩,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10.67万亩(详见附表3),完成生态林工程建设1.25万亩.
2.2.1.2多种经营
多年来贯彻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的林业方针,1976年—1999年生产棕片288.3t,板栗584.4t,1984年—1999年生产核桃39.06t,1949年—1988年生产油桐籽14768t,1958年—1988年生产油茶籽212.46t,1949年—1978年生产乌桕49.2t.
2.2.2第二产业
**县的木材综合加工与其它林产品加工一直处于零星,分散,粗放与低级加工水平.目前,主要是私人零星制作家具等,全县现有木材综合加工户183个,年实现产值万元.
2.2.3第三产业
**县林业职工尚无开展商贸业,金融业及其它服务业等的人员,仅开展了餐饮业,旅游业,从业人员10人.
2.2.4配套基础设施等方面开发建设现状及分析
林业的基础设施十分薄弱,通往林区的道路不便,通讯设施落后,林场至今仍有不通公路,无通讯设施的工区.
3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必要性
3.1工程区生态环境的初步评价与主要问题
3.1.1生态环境评价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县坚持不懈地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特别是1990年以来,我县先后实施了长防林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开展对璧南河,梅江河,璧北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据统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累计203.48km2,生态环境效益正逐步显现出来,城区so2和no年日均浓度明显下降,so2为0.06mg/m3,no为0.06mg/m3,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93.54万吨,饮用水源质量达标率97.62%.
3.1.2主要问题
由于森林资源过度消耗和历史欠帐,投资不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县生态环境建设进展缓慢,生态环境仍很脆弱,形势还相当严峻,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主要表现在:一是水土流失严重,入江泥沙量大.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占幅员面积的43.5%,年土壤侵蚀量219.98万吨.二是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破坏较大.近年来,我县伏旱发生率高达85%以上,持续时间30—50天;暴雨型洪涝灾害发生率达88%以上.三是坡耕地面积大,治理任务重.全县有坡耕地40.5万亩,占耕地的88.4%,其中:坡度250以上的耕地占坡耕地面积的15.3%,160—250耕地占37%,60—160耕地占48%.坡地的开垦和坡耕地耕作是我县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四是野生动植物资源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森林的大肆采伐,尤其对天然林的采伐,导致了森林生态系统简化,退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物种的生存,进化和发展环境受到破坏,使物种和遗传资源失去了保障,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据研究,如果一片森林面积减少10%,则能继续在森林中生存的物种将减少一半.五是环境污染严重.工业烟尘和有毒有害气体,汽车尾气,是形成**地区酸雨危害的主要原因.我县每年排放污水93.5万吨,其中有30%的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工业有害废渣,城市垃圾,农药化肥滥用以及白色污染使部分土地生产力降低甚至丧失.
3.2现有生态建设项目及进展情况
**县自1990年启动长防林工程以来,相继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试点,以工代赈退耕还林和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等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2.1长防林工程建设
自1990年长防林工程启动至今,共计完成营造林15.3万亩,为**市下达计划15万亩的102.2%.其中:植苗造林5.0万亩,封山育林8.5万亩,低改1.9万亩.累计完成投资3945.3万元,其中:中央农发资金68.7万元,地方财政配套143.4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劳折资3733.2万元.
3.2.2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试点
工程于1998年开始试点,至,完成公益林建设面积10.6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6.68万亩,封山育林3.99万亩;森林管护面积66.26万亩.
3.2.3以工代赈退耕还林工程
于1999年开始实施国家以工代赈退耕还林工程,该工程总规模退耕还林1.54万亩,至完成,共营造林1.54万亩,全面完成了总体设计.
3.2.4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
工程于开始实施,完成营造林面积4.8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24万亩,封山育林2.0万亩;坡改梯0.4万亩;退耕还林1.2万亩.
3.3实施天保工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3.3.1重要性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资源;天然林资源是地球上功能最完善,结构最复杂,产量最大的生物库,基因库,碳储存库和绿色水库;是维护陆地生态平衡,促进生态良性循环的主要调节器.因此,保护天然林资源是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提.我县天然林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东西两山上,是**县乃至**主城区的天然绿色屏障.保护并恢复天然林资源是我们神圣职责,是功在当代,造福子孙,保护家园,利于人民的宏伟事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Tag:策划方案,活动策划方案,营销策划方案,常用范文 - 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