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深入开展有关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大对人口与计划生育、资源与循环经济、环境与生态保护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树立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努力提高全社会
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六)深入开展与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相关的法制宣传教育。按照“守秩序,建法治之城”的要求,通过有针对性的专项主题教育,激发市民遵守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规范公共行为的宣传教育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新途径、新办法,引导全社会形成守法律、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进一步完善市民法律素质评估体系,结合市民法律素质实际,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将法制宣传教育的开展情况纳入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考核指标,努力使筹办世博会的过程,成为提升城市法治化水平和提高市民综合素质的实践过程。
三、基本途径
(一)继续抓好各类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
1、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要重点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学习掌握与自身领导工作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着力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继续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党校(行政院校、干部院校)法制培训、法制讲座和领导干部法制专题研修班等学法制度。继续推广处级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把领导干部掌握法律知识和依法办事能力的考试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升降和奖惩的主要依据之一。整合各种资源,为领导干部自学法律知识提供便利。进一步健全重大事项决策前的法律咨询制度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干部院校)要进一步发挥干部法制培训基地的作用,加强法制课程建设。
2、公务员。公务员要在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同时,全面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增强程序意识和规范意识,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依法办事。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继续推进和完善公务员的年度法制培训,把法律知识掌握情况作为公务员年度考核和职级晋升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廉政法制教育,预防腐败。
3、青少年。青少年要通过基本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注重中小学生的法律启蒙、法律常识和预防违法犯罪教育,培养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分辨是非能力和行为自控能力,养成守法习惯;加强大中专学生法律基础理论教育,树立崇尚法治、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观念。建立和完善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引导性、互动性和趣味性。不断扩大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拓展法制教育内容,推进青少年学法用法的实践活动。
4、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要努力掌握现代经营管理所必备的法律知识,增强诚信为本、合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观念,强化市场规则意识和行业自律意识,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培训,将法制教育纳入企业领导人的培训纲要。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制度。积极探索针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形式,提高宣传教育实效。
5、农民。农民要认真学习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和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不断增强参与村民自治和其他社会管理的能力。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把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农村基层法制宣传教育的途径和形式。有计划地开展对农村“两委”成员法制教育轮训工作,定期举办村民法制讲座,及时宣传国家法治建设的进步和基本法律法规。认真开展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把法制宣传教育与管理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帮助进城务工人员解决实际困难的过程中增强他们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培育自觉守法的意识,逐步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
Tag:策划方案,活动策划方案,营销策划方案,常用范文 - 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