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深入法。又叫递进法,其特点是:各层意思之间是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一层深入一层,环环紧扣,最后水到渠成。倪万华写的《人·森林·生物圈》是一篇科普文章,可以作为一篇很好的演讲稿。作者为了呼吁人们爱护生态环境一连串提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多大年龄?说明无论多大年龄都离不开生态环境;第二个问题:你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什么职业都离不开生态环境;第三个问题:你生活在什么地点?说明不管在什么地方,也离不开
生态环境。这三个问题,犹如步步紧逼,使听众不能不被演讲所感动。
③排列法。这是演讲经常使用的方法。它是把所要演讲的主题的几个方面排列起来,有时可以相互联系,一环扣一环地阐述演讲内容;有时则是各自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从各个方面来阐述演讲的主题。山东省蒙阴县的冯德文的演讲稿《为什么老鼠会越来越多》就是这样组织材料的。讲稿一开始,出现了一连串的数字:“据科学推算,全世界老鼠有?5亿只,每只老鼠除吃15公斤粮食外,还糟蹋75公斤粮食,就是说老鼠每年从人们手中夺走7亿吨粮食。可以说每6个农民就有一个为老鼠干活”。接下去,讲一个乡在半个月药死老鼠6万多只,而时间没多久,老鼠不仅没少,反而多了。第三步分析原因,一是老鼠繁殖力强;二是毒死老鼠的同时也毒死了老鼠的天敌。表达的主题是器械灭鼠和天敌灭鼠结合是最好的灭鼠方法。而这三部分之间虽是并列关系,但它们之间又有层层深入,步步递进的关系,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④对比法。这种方法是将两件或多件事例或材料加以正反对比,通过鲜明的对照,使听众从对比的结果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做法,这种方法给人印象深刻,说服力强。
(2)记叙式演讲稿结构 在记叙式演讲稿结构中,有时间法、空间法、因果法、问题法。
①时间法。它就是按照时间的自然排列顺序来安排结构的方法。从某一事件的开始、发展过程到结束,脉络清楚,井然有序,听众容易理解和记忆,符合一般人的思维习惯。
②空间法。它就是根据客观事物的空间位置,依照一定的层次来安排结构的方法。比如要宣传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就可以用空间法。从已推广这项技术的地方开始,然后向相似类型的地区推广,用典型事例、统计数字逐次详细介绍,通过空间位置的移动,表明这项技术在这些地方都取得了成果,是一项可信可行的技术。
③因果法。它就是按照客观事物发展的逻辑来安排结构的方法。可以根据当前的某一情况“果”去寻找“因”,也可以根据当前的“因”推断以后的“果”,分析事例的利害关系,提醒、呼吁人们按客观规律办事。如保护生物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认识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等主题,都可以用因果法。
④问题法。就是以问题为序来安排结构的方法,这种方法也较利于记忆和理解。以湖南邵阳石旭初的《土壤的色彩》讲稿为例,首先提出问题:“北京的中山公园里有个社稷坛,是明清帝王们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在坛的正中筑有五色土台,它的东面是青土,南面是红土,西面是白土,北面是黑土,中央是黄土,正中一石柱即‘社主石’,以示‘普天之上,莫非王土’和江山永固”。 “如果你打开中国土壤图就会惊奇地发现,五色土的配置,与我国土壤的分布情况大致相同,这是偶然的巧合吗?”这一问题提出后,接着便叙述我国古代土壤分布的记载,土壤风化形成过程,人的农事活动对土壤颜色的影响,揭示了“谁挥画笔绘彩田”之真谛,构思新颖,引人入胜。
使用上述记叙文结构方法应注意:第一,交代要明白,时间、地点、原因、结果等要说清楚;第二,线索层次要清楚;第三,要详略得当;第四,上述各种方法可以交替使用。
4.语言修辞 一是要注意词语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在选择词语上要恰当、准确、巧妙,不能任意夸大、自相矛盾。农业推广演讲的结果,是广大听众的实践操作,用词的偏差可能导致群众操作的错误,会造成人、财、物的损失。二是要注意词语运用的技巧性。根据不同场所、不同对象,选用恰当的词语,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有位推广专家讲果树的打药部位时,用了“转圈打尖,下翻上扣,内外打透,防治病虫,保证丰收”的顺口溜,群众易记易做,很受欢迎。在讲果树剪枝时,群众不理解究竟剪到什么程度才算好,这位专家说“大枝亮堂堂,小枝闹嚷嚷,有型不死,无型不乱,这就是最好的效果。”这段话词语搭配巧妙,生动逼真,表现了推广人员的语言技巧水平。
5.演讲的开头与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