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预定达到的技术指标
感光度:iso 100
平衡感光:
≤1.85
反差系数:(略)
最低密度:(略)
平衡反差:(略)
宽容度:(略)
解像力:(略)
4.技术经济效益
5212型彩色电影底片的研制成功并投入工业化生产,标志着我国新的一代彩色底片的诞生,填补了国内空白,对推动我国彩色感光材料工业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片的技术已与民主德国的沃尔芬公司进行技术贸易。
该片的研制成功有助于国内各电影制片厂尽快摆脱彩色电影底片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并为国家节约外汇。但由于各电影制片厂可大量进口,使国产彩底的推广应用受到进口彩底的冲击而受阻,因此本产品仅少量使用,经济效益不明显。
5.国内外先进水平比较
5212型彩色电影底片在感光度、色彩再现性能和显影加工性能等方面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但在颗粒度照相宽容度方面与美国柯达5247-ⅱ型片相比尚有差距。与国内1212型彩色电影底片(化工部第一胶片厂生产)相比,各项性能均有突破性进展。其对比数据如下:
(略)
项目负责人(签字) 邹竞 19××年×月×日
二、鉴定或评审意见
1.5212型彩色电影底片经过7年来的系统研究,感光度已达到iso100(比i型彩色电影底片提高了一倍),适应高温快速加工,已达到原定设计目标,它的研制成功,标志者我国新一代彩色底片的诞生,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
2.5212型彩色电影底片的色彩鲜明度、饱和度、颗粒度、清晰度、宽容度、彩色平衡等都较1212型彩底有明显改进,在感光度、色彩再现性能和显影加工性能等方面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3.研制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了新装备,突破了乳剂制备和胶片生产的关键技术,如首次在国内研制成功了双注法制备均质高感负性乳剂并推上工业化生产;采用了显影抑制技术和油乳分散新工艺,降低了影像颗粒度;采用了静态混合器和新型高巨物、坚膜剂,提高了药膜熔点,降低了吸水胀量,适应高温快速加工工艺;采用了沉降法工艺和多层薄层挤压涂布新技术,减薄了胶片的厚度,加大了宽容度。以上成果为国内首创,推动了我国胶片工业新工艺技术的发展。
4.该片乳剂配方复演性好,技术路线合理,工艺可行,可投入批量生产。
希今后继续降低颗粒度,提高清晰度,增加宽容度,解决涂布质量。
组织鉴定单位:化工部 中国科学院
19××年×月×日
三、推广或处理建议
5212型彩色电影底片自19××年投入试生产以来,已生产近13万米,并分别送“上影”、“北影”、“浙影”、北京“科影”、北京电影学院、国家体委科研所等单位试用。19××年“浙影”用该片拍摄了“翠竹妙用”,曾获该厂优秀摄影奖,已由委托单位发行;北京“科影”用该片拍摄科教片“燕子石雕”已在全国发行。
该片需进一步降低颗粒度、提高清晰度、改进涂布质量,同时建议在政策上对扶植国产片的推广应用采取有力措施。
四、资料目录
1.专题研究报告;2.研制情况报告;3.试生产报告;4.技术条件;5.高感乳剂层研究报告;6.技术鉴定证书;7.用户使用意见。
五、审查意见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