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 例 文 】
四十年技改不止 大投入营造优势
华北制药重振国企雄风
本报讯 记者杨国民报道 我国“一五”时期建成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曾被国内同行称为“药老大”的华北制药集团公司,40多年来始终瞄准世界水平,坚持不懈搞技改,用大投入营造了自身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焕发出新的
活力。企业主要生产品种由投产时的两个增加到现在的300多个, 建厂以来, 已累计上交利税60.6亿元,相当于建厂投资的77倍,累计创汇3.8亿美元。企业净资产由10年前的4亿元增加到去年年底的27亿元。今年上半年, 集团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50.09%,实现利税同比增长26.80%,实际出口创汇同比增长34.31%。
多年来,华药根据药品开发周期长、耗资大的特点,坚持以企业为主体,联合国际国内科研院校力量,将自主研制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集众家之长,为企业所用。自1992年以来,先后与国内外有关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合组建了新药研究开发中心、生物技术中心、创新药物筛选中心及生物技术试验基地,3个中心1个基地成立后,共有十几种新产品问世并填补国内空白。
以技术为纽带,项目为载体,企业牵头,联合科研院所,优势互补,协作攻关,是华药集团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的又一形式。1993年,由华药集团技术中心牵头,联合华东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了国家“八五”攻关课题“青霉素生产中关键技术研究”,经过通力合作,不仅超额完成攻关指标,而且转向生产应用后,年效益2400万元。
华药还采取智力引进、协作攻关、建立联合实验室、技术转让等多种方式,与国内外数十家科研院校建立了横向协作关系,使华药形成了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创新药物联合研究开发体系,保证了华药的创新药物研究开发工作始终跟踪国际先进水平,站在我国医药领域的前沿。国家经贸委对华药的这种成功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1997年,将其技术中心确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华药的技术创新取得显著成果,近年共获国家发明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6项;完成“七五”、“八五”国家科委重点攻关项目7项;1994年以来开发出新产品50余项。目前,符合国际标准的生物技术药品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半合成抗生素药品生产基地在华药建成,这标志着我国在生物技术药品研究和生产方面已达到世界水平,半合成抗生素药品依赖进口的局面从此被打破。
据介绍,自90年代以来,华药用于技改的资金已达30多亿元。巨额投资从哪里来?华药走出了一条巧借外力,发展自己的道路。
实行股份制改造,吸引社会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1992年,华药进行股份制改造,几年间共募集社会资金10.5亿元,将这些资金先后全部投入到“八五”和“九五”期间的技改项目和新产品研究开发上。
积极引进外资,引进技术,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从1992年至今,华药先后利用外资7000万美元,创建了16个中外合资、合作企业。
──1999年11月2日《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