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教案设计小学科学教案《极昼和极夜的解释》教学反思» 正文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教学反思

[03-17 13:56:01]   来源:http://www.xxk123.com  小学科学教案   阅读:8715

导读: 第一部分:极昼和极夜现象极昼极夜现象是地轴倾斜导致阳光照射极地时间不同的结果。所以极地的人们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看到太阳在天空不下落,或者一段时间都见不到太阳。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运用地球运动的特点来解释极昼极夜现象。解释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但都要根据地球的运动特点来解释。第二部分:极昼和极夜的解释教科书提示学生:极昼极夜的解释和地球自转、公转有关,与地轴倾斜有关。为提高学生的解释水平,教师有必要介绍一下本节课可能用到的材料:地球仪、手电筒、中间挖孔的两面色彩不一的纸板、纸张等。这些材料可在一定程度上启发学生进行解释。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来进行解释。教师应给学生一定时间,尝试运用各种材料在小组内解释极昼极夜,然后让小组决定采用何种材料,怎样解释。第三部分:三种不同的解释方式第一种方法:模拟实验。如学生采用此种方法来解释极昼现象,教师可在交流时提问:(1)地球仪和手电筒分别代表什么?(2)怎样才能知道北极的确发生了极昼现象?能否让地球仪自转若干次,北极仍被电筒光照亮?(3)北极发生极昼时,南极发生什么现象?又如何实验,让南极发生极昼?(观察学生是否让地球仪公转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教学反思,标签: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http://www.xxk123.com

  第一部分:极昼和极夜现象
极昼极夜现象是地轴倾斜导致阳光照射极地时间不同的结果。所以极地的人们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看到太阳在天空不下落,或者一段时间都见不到太阳。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运用地球运动的特点来解释极昼极夜现象。解释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但都要根据地球的运动特点来解释。
第二部分: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教科书提示学生:极昼极夜的解释和地球自转、公转有关,与地轴倾斜有关。
为提高学生的解释水平,教师有必要介绍一下本节课可能用到的材料:地球仪、手电筒、中间挖孔的两面色彩不一的纸板、纸张等。这些材料可在一定程度上启发学生进行解释。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来进行解释。
教师应给学生一定时间,尝试运用各种材料在小组内解释极昼极夜,然后让小组决定采用何种材料,怎样解释。
第三部分:三种不同的解释方式
第一种方法:模拟实验。
如学生采用此种方法来解释极昼现象,教师可在交流时提问:
(1)地球仪和手电筒分别代表什么?
(2)怎样才能知道北极的确发生了极昼现象?能否让地球仪自转若干次,北极仍被电筒光照亮?
(3)北极发生极昼时,南极发生什么现象?又如何实验,让南极发生极昼?(观察学生是否让地球仪公转到手电的另一边,地轴仍保持倾斜方向不变)
第二种方法:直观模型演示。
如学生采用此方法进行解释,说明学生对模拟实验有所改进,即用纸板来表示地球仪上的晨昏线。这样可更直观地看到北极或南极处于晨昏线的哪一边。
教师可提出下列问题:
(1)涂有不同颜色的纸板代表什么?为什么要竖直在桌面上?(代表阳光照射时在地球上形成的明暗分界线,竖直在桌面表示阳光入射角度不变)
(2)地轴是否要倾斜?地球仪自转若干周后,北极是否仍是极昼现象?
(3)如何操作,让南极发生极昼现象?(地球仪倾斜不变,让纸板转动方向,表示地球围着太阳转动。当纸板竖直转动180度后,表示地球已公转到太阳的另一侧,这时就可看到南极处在极昼之中)
第三种方法:画示意图。
如果学生能采用这种方式来解释,说明学生已能将地球运动的特征进行综合运用了。
教师仍需提问:
(1)图中的地轴为什么是倾斜的?(因为地球公转时就是倾斜的)
(2)从图中可看到北极处于极昼之中。你能画出地球如何运动后,南极就处于极昼之中吗?(用箭头线表示地球仪运动到太阳的另一侧)
三种方法虽反映了学生头脑中对地球运动特征的认识抽象程度不同,但解释方法没有优劣之分,只要学生能在解释中较准确地表现出地球自转、公转和地轴倾斜就可以了。


Tag:小学科学教案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教案设计 - 小学科学教案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