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教案设计小学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教案 -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正文

五年级语文教案 -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03-14 18:32:15]   来源:http://www.xxk123.com  小学语文教案   阅读:8373

导读: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3.从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教学重点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2.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教学准备生字生词卡片、小黑板(或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2.导言: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过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1.检查预习情况。朗读课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纠正读破的词。2.学生当场识记生字词。⑴给本课的七个生字组词。(可以在文中找,也可以自己想或查字典)⑵课件出示“读读写写”。老师建议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再请同学们根据个人喜好,在后边的横线上试着添上自己喜欢的三至五个词语。)精彩 糟糕 誊写

五年级语文教案 -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标签: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xxk123.com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从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小黑板(或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
  2.导言: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过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朗读课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纠正读破的词。
  2.学生当场识记生字词。
  ⑴给本课的七个生字组词。(可以在文中找,也可以自己想或查字典)
  ⑵课件出示“读读写写”。
  老师建议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再请同学们根据个人喜好,在后边的横线上试着添上自己喜欢的三至五个词语。)
  精彩 糟糕 誊写 敬仰 出版 谨慎 迫不及待 一如既往 引入歧途
  (3)互相交流
  学生也可以动手抄个别字词一两遍。(课堂上学生“动口不动手”不好。)
  三、尝试自读,讨论交流
  学生默读课文,也可以轻声读书,可以查找资料,可以直接在课本上画画写写(在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旁加一点批注,有疑问的地方打个问号),还可以写读书笔记。学生既可以同座交头接耳;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谈得来的同学切磋。老师则密切关注学生的自学状况,释疑解惑。
  四、角色转换,生讲师听
  组织学生就初步阅读的收获和不懂的问题进行交流。此时,教师则扮演类似“实话实说”主持人崔永元(或和晶)的角色,尽可能地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现。教师可进行画龙点睛式的插话,随机指导,并把来自学生的各种学习方法、学习所得及尚存问题以简要的表述方式写在黑板上。
  五、朗读课文,领悟情感
  1.听录音(或老师)范读,后自由读,个别读,分角色读。最后请几位学困生读个别段落。
  2.朗读指导要点:
  ⑴母亲和父亲对“我”的诗不同的评价及“我”不同的反应。如,母亲的兴奋和赞美,父亲的严肃近乎冷酷;“我”听到母亲表扬后盼望父亲回来的心情、表现等孩子的一系列体验,都应努力读出来。
  ⑵课文最后两段,是作者对两种评价的冷静思考和独到见解,是成年后的理性认识,也应有别于前面的朗读。
  3.想想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六、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
  2.抄写要求正确读写的词语。
  七、课外作业
  1.在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短语,并画记起来。
  2.在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三至五个句子并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积累词句,升华情感
  1.听写以下短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订正,再读一读。
  眼睛(发亮)既(腼腆)又得意洋洋有点(迫不及待)怀着(一种)自豪感实在(等不及)了把头埋得(低低的)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一如既往)地鼓励我
  2.背记自己喜欢的三两个句子,互相交流启发。
  二、以问启思,悟情明理
  1.课文中讲了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哪几个阶段?(七八岁时;几年后,似乎还未满12岁;现在。)
  2.“我”写的第一首小诗,母亲是怎么评价的?“我”当时表现怎样?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我”听了以后表现如何?
  3.几年后,作者对自己写的第一首诗又是如何看的?
  4.“精彩”也好,“糟糕”也罢,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这样说你赞成吗?“我”儿时真的是“多么幸运”的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1] [2]  下一页


Tag:小学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案设计 - 小学语文教案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