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18
19
20
判断
√
×
√
×
×
√
×
×
√
√
三、请根据左边内容从右边选出与之对应的描述,将字母填写在前面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21.( F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2.( D )社会公德 23.( E )西部大开发 24.( J )对外开放 25. ( C )科学发展观 26.( B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7.(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8.( I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9.( G )民族精神 30.( H )“一国两制” 四、撰写责任的心灵感悟(31题)(每个问题5分,共10分) 略 五、学以致用(32题)(每空5分,共30分)
案例
主人公的行为和公民忠实履行义务之间的关系
判断案例中主人公的行为是法律鼓励的、法律要求的、还是法律禁止的行为?
中学生小文6岁按时入学,在学校尊重老师、遵守纪律,按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成绩合格,今年顺利获得初中毕业证。
例如: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行为。
法律要求的行为
从初中到高中,每年春季植树节,小文都和同学们参加团中央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
义务植树行为
法律要求的行为
在公交车上,遇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小文总是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他们。
让座行为
法律鼓励的行为
升入大学以后,小文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
义务献血行为
法律鼓励的行为
中学生小东制作了危害严重的网页病毒,致使11万台电脑遭到“轰炸”,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受到刑罚处罚。
恶意制作病毒的行为
法律禁止的行为
青年工人肖洋醉酒驾驶机动车,被处以2000元罚款,扣除12分,吊销驾照3个月,并处以15日以下拘留。
醉酒驾车行为
法律禁止的行为
六、材料分析题(33题)(20分) 第一、从责任角度分析:个人对自己的责任、个人对集体的责任 、个人对社会、国家的责任。 哈尔滨市政府对市民的责任、国务院对受灾地区、对邻国的责任。 第二、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行为的危害性、对职工的教育、依法对相关责任人(包括领导)责任的追究等。 第三、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如化工厂的选址等。 (凡符合题意,均可给分) (注:本测试题包括八年级上、八年级下和九年级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