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试卷试题高中试卷高中政治试卷:2017学年度高二政治必修(4)模块认定试题» 正文

高中政治试卷:2017学年度高二政治必修(4)模块认定试题

[05-11 21:53:28]   来源:http://www.xxk123.com  高中试卷   阅读:8731

导读: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哲学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为研究对象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下列观点属于唯心主义的有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② “存在即是被感知” ③ “气者,理之依也” ④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3.下列对“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认识不正确的是A.哲学具有时代性 B.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C.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D.哲学属于精神的范畴4.“如果你无法成为山顶的青松,那就成为山谷的树吧,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你就成为一颗星星吧!” 以及“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要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两句话说明了设计人生的奋斗目标及面对自己必须A.从自己的理想出发 B.从主观愿望出发C.从自己的需要出发 D.从客观条件出发5.意识是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及外界其他因素作用于人脑的结果,这一事实说明 A.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B.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

高中政治试卷:2017学年度高二政治必修(4)模块认定试题,标签:高中试卷网,高中语文试卷,http://www.xxk123.com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为研究对象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下列观点属于唯心主义的有 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② “存在即是被感知” ③ “气者,理之依也” ④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下列对“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认识不正确的是 A.哲学具有时代性 B.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 C.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D.哲学属于精神的范畴 4.“如果你无法成为山顶的青松,那就成为山谷的树吧,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你就成为一颗星星吧!” 以及“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要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两句话说明了设计人生的奋斗目标及面对自己必须 A.从自己的理想出发 B.从主观愿望出发 C.从自己的需要出发 D.从客观条件出发 5.意识是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及外界其他因素作用于人脑的结果,这一事实说明 A.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 B.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C.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D.意识的内容来自主观世界 6.“具体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说明 A.各门具体科学的产生以哲学为基础 B.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没有区别的 C.具体科学与哲学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 D.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7.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一客观实在性 ①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②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③都是由原子构成 ④都有一定的质量、体积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8.在美学中总要谈到“移情”现象,即“情景交融”,比如我们高兴时,仿佛骄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也在点头;悲伤时,又觉得雨如泪,风如咽。“移情”的说法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A.意识是人脑机能 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像 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9.“行是知之始”这句话告诉我们 A.认识来源于实践         B.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10.“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告诉我们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 C.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多种多样的 11.“物之生也,若聚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蕴含的哲理是 A.认识具有反复性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    D.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12.国产手机厂商们不能只躺在上升的市场占有率上沾沾自喜,市场占有率的量变如果无法带来整个产业发展的质变,国产手机产业的繁荣将只是“昙花一现”。这说明 A.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B.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 C.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D.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13.下列选项中,符合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的有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④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4.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抓矛盾的主要方面的道理 B.抓主要矛盾的道理 C.抓量的积累的道理 D.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5.新事物是指 A.最强大、发展最快的事物 B.最新出现、又有最新形式的事物 C.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D.最新出现、最受人欢迎的事物 16.辩证的否定就是 A.事物的自身的否定    B.否定一切 C.外力作用的结果      D.蔑视权威,不相信书本 17.下列对创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 B.创新是对真理的完全否定 C.创新是对真理的继承 D.创新是对真理的完全肯定 18.社会存在是指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其重要、最根本的内容是 A.自然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风俗习惯 19.下列对人民群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劳动者 B.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人民群众是一切对社会发展起影响作用的人 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20.下列价值观中,认识正确的是 A.价值观因人的需要不同而不同,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B.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C.价值观对人生道路具有促进作用 D.人的价值就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二、不定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30分,多选错选不给分,漏选给1分)

[1] [2] [3]  下一页


Tag:高中试卷高中试卷网,高中语文试卷试卷试题 - 高中试卷
《高中政治试卷:2017学年度高二政治必修(4)模块认定试题》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