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说课评课说课评课理论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好课的标准» 正文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好课的标准

[03-15 02:09:56]   来源:http://www.xxk123.com  说课评课理论   阅读:8235

导读:“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目前,课程论专家、教材论专家、教育专家眼中的标准并不一致。在20世纪xx年代对语文有工具论与人文论的争论,进入21世纪逐步归结到课堂“以人的发展”为最高标准的口径上,在“综合”的旗帜下,许多语文课上得失掉了“语文味”,闻不到语文特有的气息。在我个人看来,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我听一教师教《死海不死》,下课前5分钟,执教教师开始总结,问:本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学生纷纷作答:1.知道了死海不死的原因;2.知道了死海的位置;3.知道了死海的现状与未来;4.知道了死海得名的原因。最后,在教师的提醒下,一学生才回答说:“还学到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就学生的回答而言,我们很难区别这是一节地理课(自然课),还是语文课,我们教了3年说明文,学生不会条理、清晰地介绍一个物体,一种科学现象,一种动物等等,不会用一些说明方法,尽管学生们知道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但是有的专家认为,只要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生动活泼的发展,这就是一堂好课;但我认为如果不有意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语修逻文等方面的训练,我们语文课的功能怎么体现?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侧重于教师讲授功底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好课的标准,标签:评课用语,如何评课,评课,http://www.xxk123.com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目前,课程论专家、教材论专家、教育专家眼中的标准并不一致。在20世纪xx年代对语文有工具论与人文论的争论,进入21世纪逐步归结到课堂“以人的发展”为最高标准的口径上,在“综合”的旗帜下,许多语文课上得失掉了“语文味”,闻不到语文特有的气息。在我个人看来,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我听一教师教《死海不死》,下课前5分钟,执教教师开始总结,问:本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学生纷纷作答:1.知道了死海不死的原因;2.知道了死海的位置;3.知道了死海的现状与未来;4.知道了死海得名的原因。最后,在教师的提醒下,一学生才回答说:“还学到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就学生的回答而言,我们很难区别这是一节地理课(自然课),还是语文课,我们教了3年说明文,学生不会条理、清晰地介绍一个物体,一种科学现象,一种动物等等,不会用一些说明方法,尽管学生们知道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但是有的专家认为,只要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生动活泼的发展,这就是一堂好课;但我认为如果不有意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语修逻文等方面的训练,我们语文课的功能怎么体现?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侧重于教师讲授功底的高低,如教师基本功占30%,教学过程占60%,教学效果只占10%。而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评价指导思想是,在教师提供的条件或创设的特定情境下,每个学生自我发现了多少新东西,在这一过程中又发现了多少解决问题的策略与途径。

  考察课堂教学的第一指标是:学生是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不是绝大多数(或者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看教师有没有给学生提供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给了多长时间。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自读、自学、自练、自我评价,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探索规律,逐步使他们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应做到可讲可不讲的不讲,一目了然的不讲,腾出时间去观察学生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差异度,以根据需要再给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帮助。

  有位教师上《社戏》,觉得很难处理好这篇课文,怎么让学生进入到教师希望他们进入的那种境界里去呢?他后来设计了“社戏探美”活动,让学生自读课文,并说,能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也是一个孩子心灵美的表现。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很美的地方并概括这种美。课堂上每一个同学都在找美,找到相关描写的句子,品读分析,并概括,一共概括了8种美:社戏的景美、情美;看戏朦胧美;偷豆美;农家兄弟情感美;童趣美;行文构思美;意境美;语言美。这些美几乎囊括了全文的所有内容。有很多同学在品读为何这些东西能给人以美感的时候,都说到了修辞、句式与形成这种美感的关系。整堂课就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而且所有同学都在找。如果要用几句话来归纳一种良好的课堂状态的话,我想借用这么几句:1.课堂里要有学生发问的声音;2.课堂里要有学生讨论的声音;3.课堂里要有学生思想的声音;4.课堂里要有学生研究的声音。

  考察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二个指标是:这堂课有没有思维梯度,有没有思想,学生参与的深入程度怎样?

  语文教学的训练目标有两个,一个是思维的训练,一个是语言的训练。要通过你的创设情境,你的课堂设计,使学生有思想的砥砺与碰撞,有情感的体悟与交流,有美感的激发与生成;学生们有想要表现的欲望与空间。通过这些,有效地实现“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的目标。

  一个小学一年级教师某一节课要教6个生字,第一个教“日”,老师问,谁知道“日”是什么?

  生1:老师,我知道,“日”是太阳……

  生2:老师,我知道“太阳”是红红的,红红的太阳挂在天上。(注意,开始偏离老师的提问)老师没有制止,并开始评价:这个“挂”字用得好,了不得。

  第三个学生马上站起来,红红的太阳挂在蓝蓝的天上,旁边还飘着几朵白云。

  第4个学生:红红的太阳挂在蓝蓝的天上,旁边还飘着几朵白云,小鸟绕着白云飞来飞去。

  第5个学生:红红的太阳挂在蓝蓝的天上,旁边还飘着几朵白云,小鸟绕着白云飞来飞去,还快活地与太阳公公聊天。

  结果这堂课只教了4个生字,老师没有因为影响教学过程而打断学生的思维,反而让思维在相互碰撞、提醒中得到了发展。很显然,这是一堂成功的课。

[1] [2]  下一页


Tag:说课评课理论评课用语,如何评课,评课说课评课 - 说课评课理论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