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抒情和说明,应灵活选用,切忌呆板平淡。整篇叙述的流水账要坚决封杀,结合学生实际适当融入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会给作文增光添色。还有,思维活。想得广、深、远,作文才不会雷同,才有可能独特、新颖,这一点不必强求,是针对能力强的学生设定的。(四)强调――小作文要“小中见大”,“小”指题材,“大”指中心思想,题材怎样选就叫“小”?为什么选材要“小”?中心思想怎样表现才叫“大”?为什么要强调“小中见大”?经验告诉我们选材“小”,文章又好写又容易写好,生活中的小事值得写的太多了,用心筛选就可能生成很有意义的文章,太大的题材对于生活经历有限的小学生来讲是不容易写好的,空洞平淡屡见不鲜。在实际生活中选取真实小事,集中表现中心思想,才是学生作文的成功之道。(五)要求――严会写文章的窍门在于多写,写好文章的窍门在于多改,因此要培养学生作文时“严”格修改、精雕细琢的良好习惯。文章结构“严”谨,材料组织得有条理,重点突出。当然,我们学习写作的态度更要“严”肃。以上五方面各有侧重又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做到了“真”,材料就容易“新”,因为世间万事万物绝没有一模一样的,只要你“真”,不抄不套,写出来的自然就有情、有特色、有新意,选材“小”而“新”,文章就容易“活”起来,动笔之前“严”审题,动笔之时结构“严”,成文之后“严”修改,有了这样“严”肃的写作态度,作文就会越写越好。为了教学的更好开展,我谨对作文做了一些探究,总结了几点。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规律,“文无定法,有规可循”,但这可循之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活学活用,虽“有规可循”却“文无定法”。《学记》中说“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张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说,有学问的人教育学生在于开导,引他走路而不硬牵着他,鼓励他前进而不强制他,启发他思考而不把一切都告诉他。要言之,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开拓多条思维之路,让学生在作文时从多角度、多方向、多侧面去构思探索,这样才有话可写,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Tag:作文教学,小学作文教学,作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 - 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