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语文教学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语文第十册全册教案(上)» 正文

苏教版语文第十册全册教案(上)

[10-15 16:25:48]   来源:http://www.xxk123.com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阅读:8519

导读:一、教学第四题1、审题。(1)指名读题。(2)教师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训练要求一2、指导,([]指名学生读本题中的四句话,帮助学生体会这四句话之间的内在联系。(2)想一想:这四句话大体上讲的是什么意思?可以按什么样的次序来重新排列?(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重新排列。)(3)可分组讨论。3、练习。(1)让学生按事情前后的顺序重新排序。(2)填好之后,指名学生朗读,(3)全班齐读重新排列的句子:[正确的序号是:4 1 3 2]4、反馈。(1)检查此题的正确率。(2)帮助排列有错误的同学分析原因。二,教学第五题1、审题。(1)指名读题。(2)教师谈活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2、指导。(1)学生自由读)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2)教师范读。(3)学生自由读。(4)理解12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说出成晤的意思即可,有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讲解。(5)在理解成语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发现每行前后两个成浯的关系。(构成反义关系)3、练习。(1)学生大声自由练读。(2)同桌练习背诵。(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4、反馈。(1)指名读。(2)集体练读。

苏教版语文第十册全册教案(上),标签:小学语文教案设计,小学语文教案,http://www.xxk123.com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训练要求一
2、指导,
([]指名学生读本题中的四句话,帮助学生体会这四句话之间的内在联系。
(2)想一想:这四句话大体上讲的是什么意思?可以按什么样的次序来重新排列?(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重新排列。)
(3)可分组讨论。
3、练习。
(1)让学生按事情前后的顺序重新排序。
(2)填好之后,指名学生朗读,
(3)全班齐读重新排列的句子:
[正确的序号是:4 1 3 2]
4、反馈。
(1)检查此题的正确率。
(2)帮助排列有错误的同学分析原因。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活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
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12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说出成晤的意思即
可,有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讲解。
(5)在理解成语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发现每行前后两个成浯的关系。(构成反义关系)

3、练习。
(1)学生大声自由练读。
(2)同桌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4、反馈。
(1)指名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4)指名背。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名读练习要求。
(2)让学生说说该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2、指导。
(1)让学生自由地练读,要求读通顺,读正确。
(2)指名试读。
(3)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领读。
(4)教帅讲解这首诗的大意:作者在临别时劝慰杜少府说: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一个在天涯,一个在海角,远隔千山万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邻一样近吗?可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像一般小儿女那样。
(5)指导学生朗读,注意重音与停顿。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 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6)指名试读这首诗。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4、反馈。
(1)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2)指名背涌。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一七题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1、审题。
(1)教师谈话,揭示话题:不要私自撕别人的邮票。
(2)学生自读题目下面的一段话。
(3)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①仔细观察图面,了解故事梗概;②围绕题日、凭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把重点内容说具体,说明白;③小组练习后全班交流。
2、指导。
(1)指导学生观察四幅图,了解发生了什么事,让学生从整体感知。
(2)按顺序出示每一幅图,引导学牛按照仔细观察--分析图意--展开想象这样的方法来练说每幅图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这件事的过程。
(3)指导学生各自练说,
3、练习。
(1)学生分小组在小组内练说;
(2)四人小组分角色表演,教师在巡回过程中作重点辅导。
4、反馈,
(1)指名学生说四幅图的内容;大家听后评议,教师总结:
(2)指名四人小组成员站起来分角色表演,同学评议,教师指导后,再请同学上台表演。
(3)教师作课堂小结,


5、卢沟桥烽火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
2、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听歌曲《松花江上》。
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2、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
3、揭题: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把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板9课题)
4、解题:指名读“烽”(feng),注意读准后鼻音。
“烽火”指什么?比喻什么?“卢沟桥烽火”又是什么意思?
5、设疑。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对我有哪些启示?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Tag: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小学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