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正文前那一小段文字在剧本中属于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7.课文运用了象征手法,说说风\,雷\,电\,洞庭湖等形象的象征意义。
8.感情朗读,说说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9.这篇散文诗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增强语句的气势和情感色彩,达到了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以火一般的激情直接感染观众。试举例说明。
(二)
我爱这土地
艾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10.这首诗写于抗战开始后的一九三八年,当时日军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地区,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诗人在这国土沦丧、民族存亡关头,满怀对祖国的____________和对侵略者的____________写下此诗。诗歌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____________的情感。
11.赏读诗歌,理解诗歌运用的象征手法。说说“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各有什么象征意义?
1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试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3.在国家危难之时,像《雷电颂》《我爱这土地》都曾激励无数志士奋起救国。“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样精粹的语言几乎众所皆知。你还知道哪些脍炙人口的爱国名句,试写几句。
三、写作
14.认真品读这首散文诗,感受诗人激越的情怀。结合自己的课下延读(郭沫若《屈原》或历史上屈原的故事),谈谈你对屈原这一伟大形象的认识,联系当今,谈谈自己如何从行动上向屈原学习。
参考答案
一、1.屈原
2.pì nì
3.参考答案:①风在窗外呜咽。雨在风中哭泣。
二、(一)4.主要写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来摧毁黑暗,表达对光明的渴盼。
5.《屈原》
6.舞台说明;交代剧情发生的场景及人物的动作、神态等,以推动剧情的发展。
7.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8.风雷电象征了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热切愿望。
9.夸张的艺术手法,让屈原凭借暴风、怒雷、闪电的翅膀,展开美好的幻想,飞向光明的境地,凭借他们的力量,毁灭一切黑暗。拟人兼呼告修辞,还有反复、排比,使独白既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又具有诗的形式美,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你们风,你们电,你们雷”“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
(二)10.挚爱(或热爱)
11.“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象征正遭受苦难的祖国大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象征悲愤和激怒的人民。“温柔的黎明”隐喻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12.设问。诗人自问自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了他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
13.答案举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三、14.提示: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节,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直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是民族灵魂的化身。能结合当前社会现实谈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