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不亦说乎( )
2、人不知而不愠( )
3、三省吾身( )
4、为人谋而不忠乎( )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6、传不习乎( )
7、可以为师矣( )
8、学而不思则罔( )
9、思而不学则殆( )
10、温故而知新()
11、诲女知之乎()
12、是知也()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4、择其善者而从之()
15、死而后已()
16、士不可以不弘毅()
17、其恕乎()
18、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9、勿施于人()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吾日三省吾身。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童趣》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明察秋毫( ) 2、故时有物外之趣( )( )3、私拟作( )
4、项为之强( ) 5、徐喷以烟( ) 6、以丛草为林( )
7、方出神( ) 8、尽为所吞( ) 9、盖一癞虾蟆( )
10、鞭数十( )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伤仲永》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父异焉( ) 借旁近与之( ) 即书诗四句( ) 自是指物作诗( )
立就( ) 稍稍宾客其父( )( ) 父利其然也( )( ) 日扳仲永( ) 环谒于邑人( ) 不能称前时之闻( ) 泯然( ) 卒之为众人( )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 ) 固众人( ) 得为众人而已耶( )( )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5、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6、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木兰诗》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当户( ) 惟闻( ) 市鞍马( ) 东市( ) 但闻( ) 旦辞( ) 赴戎机( ) 策勋( )百千强( ) 不用尚书郎( ) 出郭相扶将( )( ) 著我旧时裳( ) 帖花黄( ) 火伴( ) 脚扑朔( ) 眼迷离( )
(二)翻译下列句子。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5、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孙权劝学》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权谓吕蒙曰( ) 当涂掌事( ) 辞以军中多务(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 ) 但当涉猎( )( ) 孰若孤( ) 大有所益( ) 蒙乃始就学( )( ) 及鲁肃过寻阳( )
非复吴下阿蒙( ) 即更刮目相待( ) 遂拜蒙母( )
二、翻译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口技》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善口技( ) 会宾客大宴( ) 施八尺屏障( ) 但闻( )
满坐寂然( ) 呓语( ) 妇抚儿乳( ) 儿含乳啼( )
当是时( ) 一时齐发( ) 众妙毕备( ) 以为妙绝( )
意少舒( ) 稍稍正坐(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虽人有百手( ) 不能名其一处也( ) 两股战战( )
几欲先走( ) 群响毕绝( )
二、翻译句子。
1、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2、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4、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5、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6、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桃花源记》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缘溪行( ) 芳草鲜美( ) 落英缤纷( ) 甚异之( ) 欲穷其林( )
仿佛若有光( ) 才通人( ) 豁然开朗( ) 屋舍俨然( ) 有……之属( )
阡陌交通( ) 悉如外人( ) 并怡然自乐( ) 具答之( )
便要还家( ) 咸来问讯(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
乃不知有汉( ) 无论魏晋( ) 延至其家( ) 此中人语云(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 便扶向路( ) 处处志之( ) 及郡下( )
诣太守( ) 欣然规往( ) 未果( ) 寻病终( ) 问津者( )
(二)翻译下列句子。
1、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9、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