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试题九年级语文试题九年级上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正文

九年级上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12-07 18:24:20]   来源:http://www.xxk123.com  九年级语文试题   阅读:8640

导读: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3.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4.作者认为,创造性的思维都有哪些必需的要素?5.本文为了证明“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列举了哪两个事例?试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补充一两个事例。6.怎么做才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二)科学的生命是创造,要创造就要勇于思考,敢于向科学权威和旧的理论体系挑战。物理学家海森宝说得好:“自然科学中的每一个发展,几乎都是通过对某种问题或概念的放弃而取得的。”在科学领域,人们尊重权威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这种尊重绝不应该变成迷信。①华罗庚堪称数学权威,但他也可能弄错一些问题。②195

九年级上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标签:语文试题,http://www.xxk123.com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3.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4.作者认为,创造性的思维都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5.本文为了证明“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列举了哪两个事例?试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补充一两个事例。

6.怎么做才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

(二)

科学的生命是创造,要创造就要勇于思考,敢于向科学权威和旧的理论体系挑战。物理学家海森宝说得好:“自然科学中的每一个发展,几乎都是通过对某种问题或概念的放弃而取得的。”在科学领域,人们尊重权威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这种尊重绝不应该变成迷信。

①华罗庚堪称数学权威,但他也可能弄错一些问题。②1955年,厦门大学年轻的毕业生陈景润,在精读华罗庚《堆垒素数论》的过程中,发现华罗庚的“它利问题”存在着错误。③经过反复验算,陈景润确信自己的判断准确无误。④他写了一篇论文,并附了一封信寄给华罗庚,信中说:“明星上落下的微尘,我愿帮你拭去。”⑤华罗庚在全国第一次数学讨论会上,亲自宣读了陈景润的论文。⑥陈景润没有因为华罗庚是权威而放弃真理,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令人赞叹;⑦同样,华罗庚没因为陈景润是无名小辈而拒绝批评,表现出的虚怀若谷的精神同样令人钦佩。

7.第二段共7句话,请用竖线划出层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8.“明星上落下的微尘,我愿帮你拭去”,这是委婉的说法,如果换成直白的说法怎么说?

9.第二段中⑥⑦两句可否颠倒一下顺序?为什么?

10.指出本文使用的两种论证方法。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1)蒂 (2)倦 (3)恒(4)锲 (5)喻 (6)易 (7)事 (8)语

2.(1)放弃 (2)汲取(3)探求 (4)缺乏

3.因为这是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原动力,否则的话,你就会止步不前,毫无建树,毫无创新。

4.(1)孜孜不倦地学习,使自己学识渊博。

(2)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5.约翰•左登贝尔克发明的印刷机和排版术。

罗兰•布歇内尔发明的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机。

第二问为开放性试题,可以是自己身边的事例,也可以是中外科学家的发明创造的例子。

6.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二)7.①|②③④⑤|⑥⑦

8.您是数学大师,您的《堆垒素数论》写得好,但“它利问题”有错误,我愿帮您改正过来。(答案不惟一,意思对即可)

9.(1)不可以。(2)议论文的逻辑要严密。按行文思路,上一层意思先说陈景润,后说华罗庚,下文必须与之对应,如果颠倒过来,顺序就乱了。(答案不惟一,意思对即可)

10.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11.科学的生命是创造,要创造就要勇于思考,敢于向科学权威和旧的理论体系挑战。    

 


上一页  [1] [2] 


Tag:九年级语文试题语文试题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试题 - 九年级语文试题
《九年级上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