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知弗成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整个,虽一毫而莫取。
14.文中引叙孟德古迹的作是
15.对选段相关内容,明白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运用对话,冲破了赋的古代语言体现形态,新奇特殊。
B. 议定说明“变”与“不变”的哲理,表达了作者盼望纵情山川,做赤壁隐士的愿望。
C. 主客问答,现实证明白作者心里深处猛烈的抵触辩论,辩论的完结是旷达的一壁战胜了气馁哀伤的一壁。
D. “苟非吾之整个,虽一毫而莫取”一句,用侧面暗指的本领,表达了作者厌烦从前政界陈腐,期盼光亮政治出现的思维。
[文段四]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峻岭,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普通州之山川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16.注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恒( ) ②隙( ) ③披( ) ④觉( )
17.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②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③以为普通州之山川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18.文中写作者对众山的周游给了作者什么样的享福?作者为什么先写周游众山?
[文段五]
本年玄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厮役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附而登,盘蹲而遨,则凡数州之泥土,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19.注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缘( ) ②遨 ( ) ③际( )
④凝( ) ⑤万化( ) ⑥向( )
20.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②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③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④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21.文中写之“特立”显露在那边?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述。
答:
22.作者登上西山后的感应是什么?
答:
23.为什么作者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