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此外,加强了汇总分析。乡镇纠风工作组每月月底前将受理、收集的反映和信息报县区纠风办,县区纠风办汇总分析后于每月5日前报市纠风办。市纠风办对全市损害群众切身利益不正之风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每季度针对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提出意见,向市纪委领导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同时向全市各级纠风网络通报。
二是建立快速处置制度。在建立快速反应制度的同时,坚持把直查快办放在突出位置。首先,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执行直查机制。县区纠风办和乡镇纠风工作组对职责范围内的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填写“纠风举报处理登记表”,一般性问题7天内解决,构成违规违纪事实的30天内解决,特殊情况报上级纠风办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同时,实行协查机制。对接到不属于职责范围内或职责范围存在交叉的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由乡镇纠风工作组,及时提请县区纠风办帮助调查处理,同时下发“纠风案件转办通知书”,由县区纠风办牵头、乡镇纠风工作组配合进行协查。此外,实施督查机制。对上级转办的,或本地发现的重大的有影响的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具体调查处理工作以县区纠风办为主进行,市纠风办加强督查指导,向县区纠风办下发“纠风案件督办通知书”,实行挂牌督办、限时办结制,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必要时由市纠风办直接牵头查办。
三是建立结果反馈制度。各级纠风网络组织查办的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查结后,处理结果在向上级纠风组织报告的同时,要及时向反映问题的纠风监督员反馈,署名举报的,还要向署名直接举报人反馈,听取他们对调查处理情况的意见建议,争取反映人的理解和支持,确保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达到解决问题、停访息诉、维护稳定的目的。今年以来,纠风监督员或其他群众署名举报的案件和问题,经调查处理后反馈当事人,没有发生一起重复举报和信访,真正实现了将问题解决在基层,把苗头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畅通渠道,强化办案
依托纠风三级网络,我们不断创新监督载体,完善监督平台,拓宽工作领域,探索在群众监督下公开受理、查办举报投诉,公开反馈查处整改结果的纠风工作新机制。一是畅通联络渠道。通过三级纠风网络和纠风监督员,及时收集群众反映的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信息。截至7月底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质疑投诉342件,已办结316件,其余正在办理中。二是搭建沟通平台。不断完善“政风行风热线”工作,积极受理群众举报投诉和政策咨询。市委副书记,市纪委监察局及参与热线的政府各部门主要领导同志纷纷走进直播间,直接与群众对话。至7月底,共刊播热线节(栏)目510余期,接到群众咨询、投诉电话和短信息3.3万余个,解决群众实际问题6800多个。三是整合多方资源。利用“漯河政府网”、“漯河廉政网”,开设受理举报投诉窗口;与“市长热线”建立联动机制,共享资源,积极受理群众举报投诉,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问题。四是认真查办案件。我们依托各级纠风网络,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作用,对事实清楚、线索具体、构成违规违纪的,做到“三落实”、“四必究”。即:落实包案人员、落实调查方案、落实结案时限;不按期调查必究、问题不及时处理必究、导致矛盾激化必究、解决问题“吃拿卡要”必究,做到了事前有方案、事中有内容、事后有结果,确保群众的每一件反映都能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置解决,严肃查处了各种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问题。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纠风网络立案查处违规违纪问题27起,给予党政纪处分58人。目前,各级纠风网络已逐渐成为沟通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纠风监督员已逐渐成为人民群众所认可的“知心人”,为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虽然我市纠风三级网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认真对照上级的要求,我们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如乡镇纠风工作组与乡镇纪委其他相关职责的划分还需进一步明晰,对新选聘的纠风监督员的培训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相关规章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乡镇纠风领导小组成员和村级纠风监督员的责任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等等。下一步,我们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按照今天省纠风办领导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这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以较为成熟的纠风网络为基础,结合基层工作实际,进一步探索乡、村纪检监察集纠风、信访、效能、廉政监督、法规、特邀监察员等六种监督员一体的“六位一体”纪检监察网络体系。
Tag:征文演讲,迎评促建征文演讲,师德演讲比赛征文,致辞演讲 - 征文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