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解决薄弱环节,加强社区和非公党建。在社区大力开展“民情‘1+1’,服务你我他”系列活动。及时召开了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健全落实了党建联席会议和联席分会制度,在城南社区开展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试点工作,将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居民小区设立党支部、楼群院落设立党小组,实行“兼任委员制”;开展了社区组织设置试点,建立社区“乡镇事务受理中心”和社区工作站,落实“费随事转”机制。找准非公党建工作抓手,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在全市率先将非公党工委挂靠到工商部门,将原来由县属部门、各乡镇党委分散管理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全部划转到非公党工委管理,靠实了工作责任,强化了工作措施。
4、发挥模范作用,开展“我是共产党员模范岗”争创活动。在全县72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区和非公企业党组织2053名在职党员中,开展以“学习理论、亮明身份、实践宗旨、促进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我是共产党员模范岗”争创活动。亮身份、树形象。统一为全县党员配发“共产党员”胸徽6730枚,为1500名在职党员制作了“共产党员”工作桌牌,将党员置于监督之下,促使党员自觉规范言行,树立形象。记民情,解民忧。为所有在职党员配发了“党员民情日记”,建立党员民情日记制度,党员把实践活动中的所看、所听、所感、所想,一一记载,提出解决的思路和办法,分析归纳反映出的问题,积极协调解决,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水阜乡机关一名党员在民情日记中详细记载每天接听群众电话的内容、处理办法和办理结果,体现了一名年轻党员真心、真情、真诚为民服务的朴实情怀,感人至深。钻业务、大练兵。党员立足本职岗位,钻研业务,掌握专业技能,积极开展了“教学大比武”、“电脑技术竞赛”、“急救技术比赛”等竞赛活动,提高了党员工作技能,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皋兰四中党支部组织开展“十大课改标兵评选活动”,县医院党支部、县妇幼保健站党支部开展了护理知识竞赛和护理技术比赛活动,人事局党支部开展了“三争”岗位大练兵活动,城南社区党支部深化拓展“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组织党员认领了政策宣讲、帮扶助困、民事帮教、美化环境、科普宣传、文明监督、革命传统教育等10种40多个义务服务岗位,在实践锻炼中增强了党员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下基层,助春耕。县乡机关党员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送农资、送政策、送信息,帮助调整种植结构,落实种植计划,推广抗旱先进技术,落实帮扶资金30万元,举办“家门前”培训53期,发布农情信息120多条,发放《大棚温室栽培技术》、《养猪新技术》等手册4000多册,科技资料2.5万多份,运送化肥1.8万标吨、农膜1000吨、农药60吨和籽种800万公斤。县农技中心党员技术干部驻村蹲点,争取地膜60吨,建成全膜覆盖玉米栽培技术示范基地4500亩,示范推广面积1.76万亩。帮联建,齐推进。实施“五率先、五主动、五共同”统筹城乡党建“三步曲”工作模式,扎实开展“双联帮建”活动,凝聚了引导协调发展的强大合力。全县72个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党组织、1500名在职党员与71个村党组织、1700多名农村困难党员结成对子,解决党员群众实际困难1200多件。积极挖掘利用省市党建资源,争取省委党校科研处党支部与黑石川乡机关党支部挂牌建立了“双联帮建”基地,首开了省直部门与基层党组织“双联帮建”先河,为架起各级党委与基层党组织联系的桥梁进行了积极探索。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奉献日”活动204次,栽植党员示范林1500多亩,种植苗木3万余株,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0万元。各行业党组织还结合工作实际和党员岗位特点,创新活动载体,组织开展了“党员样板课”、“党员医护先锋岗”、“百日科技下基层”等实践活动。
(四)提高素质,改进作风,大力加强机关自身建设
深化和拓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内涵,着力开展了四项实践活动,进一步树立了组工干部“四可”形象,提升了工作能力,转变了工作作风,在全县各级党组织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一是重培养,提升队伍素质。部领导每月轮流为干部讲党课、开展“三个一”学习活动,组织干部学习组织工作的方针政策、办事程序、规章制度以及人事档案、保密纪律,提高了运用和执行政策的水平。优化知识结构,学习党建业务和干部、人才管理等知识,不断推进知识更新。熟化工作技能,深入开展岗位练兵和“一帮一”活动,提高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网络技术、公文写作、语言表达、组织协调的能力,掌握与组织工作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拓宽知识领域,改善知识结构,使干部成为“能想、能讲、能干、能写”的“四能”型组工干部,成为识人用人的行家里手和党建工作的专家,成为能干事、会干事、善干事的优秀团队。二是抓载体,推动组织工作。深入开展“两联两帮一谈心”活动,机关干部与困难党员结成帮扶对子16个,为23户困难党员送去价值5750元的23袋二胺化肥、230斤食用油,先后2次赴联系点水阜乡砂岗村和50多名党员共同植树。机关党支部为砂岗村党支部对口支援党务工作经费3000元。为黑石川乡大横村的藏、土族少年儿童捐赠2300元的学习用具。广泛开展谈心谈话活动,组织部长带队,先后4次深入乡镇和县属部门与干部谈心谈话,了解干部思想、学习、工作情况,征求对组织工作和组织部门意见建议,拉近组工干部与党员、群众的距离,形成了组工干部为民、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推动了组织工作。认领了占地200亩的皋兰组工林,并制作了“皋兰组工林”标识牌,全体机关干部先后2次赴组工林劳动,补植树木100棵,对1500米4000多树坑进行了修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建机制,树好干部形象。对中央组织部“十严禁”纪律要求内容具体化,指标量化,“有所不为”明确化,制定了《皋兰县组工干部“六不准”》,采取简单易学易记的方式,制作成牌子和卡片,挂在墙上、放在桌上、带在身上,让干部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同时,多方筹措资金30万元,完成了老干部活动中心的改扩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