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当前,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不同国家在国际关系上“和平”替代了“战争”,在国内形势上“发展”替代了“革命”,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势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南北经济差距依然很大,贫富悬殊问题未见好转。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成为世界上各个国家共同的愿望。因此,中国共产党怎样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顺应历史潮流,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充分体现这一主题,抓住机遇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民主的社会主义民主,从而更全面的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是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重大挑战。
第二,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当前,尽管世界单极与多极之间的斗争仍然十分激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新
的发展,世界多极格局的最终形成还需经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但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已经形成了由两极争霸向多极世界过渡的态势。这种趋势本身就说明世界多样化是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只有正视世界多样化的趋势,才能使各国之间求同存异、和平相处、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才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自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中,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西方敌对势力从来没有放松和停止对我国实施的“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我们与西方敌对势力在渗透与反渗透、遏制与反遏制、分裂与反分裂、颠覆与反颠覆上的斗争,还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很尖锐的。另外,世界上的恐怖主义对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也构成了十分严重的威胁。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在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中,为我国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和更大的空间,也是一个长期的考验。
第三,世界经济趋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信息革命、知识经济的突飞猛进和国际市场一体化的进一步拓展而出现的。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实力和优势,通过各种途径制定符合其利益的“游戏规则”,极力控制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利。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实力较弱,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综合国力有了大幅度增强,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国际竞争中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有着许多不利的因素,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加快发展自己,成为了重大现实课题。
第四,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20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发生了深刻的革命,基础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以及接踵而来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将世界从电气和原子时代推进到了自动化和电子技术时代,继而又推进到了信息时代和生物与基因技术时代,进入21世纪以来,数字化更是成为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动力。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在全球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中,知识份额已经由20世纪初的5%上升到了今天的80%—90%。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还很不平衡,尤其是信息化水平不是在缩小而是进一步扩大。这种情况不改变,南北差距就会进一步扩大,世界经济也难以健康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面对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如何通过建设创新型国家缩小差距,是必须加快解决的重大问题。
第五,全球性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发展趋势与全球经济政治格局。,中国在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挑战中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危机仍在继续,世界经济的前景还是充满了不确定性。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是深远的,一方面暴露出了二战后形成的世界经济治理结构已经不能适应21世纪的现实,必须在全球经济治理、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和改革、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上建立一种包括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新机制,这种世界经济治理体系应该是更适应这个时代需要的新的经济多边主义体系;另一方面,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经过危机洗礼,也将会呈现一个再平衡的趋势和格局,特别是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受到空前关注。作为世界经济中的第三大经济体,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在未来世界经济格局中可能将更多的扮演平衡者的角色,中国在现有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中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而且是起到平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力量对比和影响力的一个关键参与者,应对好此次金融危机的挑战,将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Tag:经验交流,经验交流材料,学习经验交流,总结报告 - 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