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般来说,落在班级后面的学生要么是成绩差、要么就是调皮讨人嫌,久而久之,朋友越来越少,苦恼越来越多,甚至会讨厌学校。为了这些孩子,我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就开始每隔一个月换一次同桌,让每个学生都交一些不同的朋友,尤其是问题学生。让更多的学生与他们近一点,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
3、在我班里,凡是有问题的学生,大多是家长不管孩子的,或是不得法的。我一个一个分轻重缓急与家长交流,共同商讨孩子最急需改变的一个方面,从小处强攻。有的从自理能力开始,有的从自觉学习开始,有的从补基础知识开始。和家长们交心,并坚持长联系,而不是等到出问题了再联系一回。在这其中,以两次结对子最有成效。这两个孩子都是对学习缺乏兴趣,无心做作业的孩子,让老师大伤脑筋。怎么提高他们的作业积极性呢?我另找了两个学生,这两个学生并不是班里学习最优秀的,与这两个不爱做作业的孩子关系不错,并且在学习态度上要胜一筹,我和他们的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到了他们的支持,让他们经常电话沟通。在学校有老师督促,给他们树立那两个学生的榜样,回到家后,遥控指挥他们分别打电话给这两个学生,比谁作业做得快,激起他们竞争的欲望,果然,一段时间过去了,他们逐渐养成了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并且,作为参照的那两个学生由于一直有人在追赶,也更加认真地对待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是个双赢的策略。
反思:
1、对于问题学生的改变,不能一味把责任推给家长,也不能老师全部承担,以礼待人,用心交流,不计较付出,取得家长的支持,才是恰当的。
2、对问题学生的改变,不能急,从小处着手,一个一个问题攻克,才能最有效。
3、走近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由此产生内驱力,这是捷径。
操作可信度:★★★★
Tag:教育教学,教育教学论文,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总结报告 -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