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明显突出了教师是课程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设计者和评价者,这是利用信息技术摆脱传统教学的关键,只有教师的角色变了,才可以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起点找对了。
根据教学中的不同要求和不同目的,使用不同的教学课件。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在课程整合中,我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利用Frontpage软件制作了网页,主要内容是有关化学与生活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是课本中不太常见或解释不多的内容,制作网页是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在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本学科的知识,达到了教学大纲中"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中去"的要求。
搜集资料是课件制作过程
的重点知识的获得需要量的积累,课件制作也是如此。本网络课件的素材是以《中学生理化报》中化学版中的第四版"高中化学科普内容"为主要素材,将内容按类别分类制成网页。平时我将每期相关的内容分门别类的输入计算机。另一个参考素材是以《高中双综合-能力培养与测试》--(化学)。由于课件是处于制作初期,目前课件的制作还只有"环境及环境问题"方面内容。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其他污染、环境监测及环境的治理等。在以后的课件制作过程中。我将陆续把"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化学与生命及人体健康";"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战争"等融入其中。在这些内容中分别有相关的"背景资料"、"综合分析"、"典型例题解析"等等。
制作合适于高中学生学习的网页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学习者提供了广阔的获取知识的地方,但网络资源是比较专业的知识,学生无法直接系统地获取知识,需要进一步归纳总结,但目前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还相对不足,需要教师的知道。因此,我们制作网页还可以根据内容适当做一些解释,并可以以试题的形式出现。比较而言相关网站的资料范围太广,不利于学生查找,因此在制作过程中,力求达到如下几点要求:
课程教学要任务化。任务化就是在教学设计中把课程内容设计成一个或若干个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完成的具体任务,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来达到教学目标。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以试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有目的的去查找所需要的内容。在最短时间达到学习的目的;在制作过程中力求以选择或填空的形式出现。
课程教学中力求探讨化。探讨化是组织学生对学习资源进行分组讨论,找出事物的性质、规律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式意义构建的一种模式。在此课件制作过程中,将学生搜集的学习资源通过多媒体教学网公布给学生,并在教学网上进行讨论,让他们发生自己的看法和对知识的理解。所以在制作过程中特意特作了对相关知识的聊天室,如水污染应如何预防、污染源的治理、污染物质的检测等问题。
研究化是目前学习的趋势、是教学改革的必然之路。给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突出的学生提供一个发展的空间,也就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事例的教学中要有层次性,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网络的课件制作中,将同一部分资料,从不同角度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材料写出相关的小论文,并将写作背景和研究的前景及探讨的方法,在网络上全部公布,让同学评价论文的质量,发表不同的看法,并进行多个体交流。另外在制作课件时与相关的网站都有超链接,学生可以直接上网学习和查找,并将下载内容分类保存待用,为以后制作相关的网页打下基础。
网络整合课件对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是学习和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理念的改变,需要教学模式的改变来实现。事实上现在许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全的实践研究成果,都是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取得的。因此这是一个新兴的教学模式,由于专业教师对信息的理解和对软件的使用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或不够精通,因此还需要加强学习和交流,也望爱好新生事物的同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们共同探讨,共同进步。(文秘公文网整理)
Tag:教育教学,教育教学论文,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总结报告 -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