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和郁达夫是日中两国文学史上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伊豆的舞女》和《春风沉醉的晚上》更是这两位作家创作变革的标志之作。著名日本文研究家叶渭渠在评价《伊豆的舞女》时说:“《伊豆的舞女》的创作手法有了新的突破,它既不同于作家初期的写实文学,也有别于新感觉派时期的追求华丽文体的小说,它在重新开拓和发展一条新的创作道路,即开始运
用日本古典文学的传统美和表现这种美的传统技法,从精神与技法两方面来具现日本文学的特质,在形成和发挥自己的艺术个性上取得了成功。对于川端后来的创作影响是很大的。恐怕可以说,川端康成成长为充分体现日本文学特质的作家,也是以《伊豆的舞女》为界,迈出了第一步的。”同样,谈郁达夫必谈《春风沉醉的晚上》,也成为解放以后的一些现代文学史选本的重要内容。评论家们认为“这篇小说是我国现代文学最早描写工人的作品之一,产生在郁达夫对于社会现实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和认识的基础上,是他创作的崭新突破”。郁达夫自己也说“多少带一点社会主义的色彩”。
两位异国的作家,两部貌似不同的作品,却为我们营造了神情相系的艺术境界。而在扣动心灵的感动之后,又给人们留下截然不同的情感升华。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篇作品的创作背景。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历经八年时间精心雕琢的一部小说。他曾在《汤岛的回忆》中写到:“我在伊豆尝到的,首先是旅情,其次是伊豆的乡村风光,第三是正直的好意。”川端写过一系列反映伊豆生活的作品,舞女的形象在他的作品中也是屡见不鲜。这与其难以割舍的伊豆情节有着密切的关系。1924年晚秋到1926年4月,川端康成大学毕业后的头三年,大部分时间是在伊豆半岛的汤岛上度过的。他说:“我认为汤岛是我如今的第二故乡”,“这二、三年,可以说我是伊豆人了。”由此足以窥见川端与伊豆之间深厚且难以割舍的感情。他这次长期潜居伊豆的原因,如他本人所解释的:“我是据此或者说几十次都是抱着生活上的一些痛苦才来到天城山山麓的”在伊豆“我身心洁净得象洗涤过一样”,而一回到东京,“就又觉得厌烦了。”川端在这里所指的“生活上的一些痛苦”,自然更多的是指生活上、恋爱上的失意,也包括他对当时文学论争的“厌倦”。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川端康成来到伊豆的原因是为了远离压抑、烦闷的现实生活。而伊豆的汤岛给予他的正是一份心灵上的宁静和温暖。
川端康成自幼亲人早亡,独自长大的人生体验给他的内心带来无限的孤独和悲凉。虽然在他的作品中通常流露出半甜蜜半苦涩的味道,但这种忧郁、苦恼、烦闷的“孤儿的脾气”
在他的心里始终挥之不去,他渴望人世间的温暖与关心,亲情与爱情,期待有人引领他摆脱孤寂,走出幼年的阴影。这一心情与郁达夫很有着几分相似。
郁达夫幼年丧父,母亲忙于生计,疏于对他的关爱,这种幼稚的悲哀,筑就了他忧郁性的基础。郁达夫擅长“自叙传”小说,他写小说的目的是为了“赤裸裸地把我的心境写出来”,以求“世人能够了解我内心的苦闷就对了”。
继《沉沦》时代之后,郁达夫进入了他第二个抒情时代。“性的苦闷因着经济的与社会的苦闷的紧逼,便失却了它的重心地位,而经济苦闷从此变为重心!”
《春风沉醉的晚上》创作于1923年7月,恰恰就处于这一时期。此时的郁达夫正经历着“五四”运动退潮后青年一代普遍存在的精神失落和经济、婚恋的苦痛,这与其在日本留学期间形成的“弱国子民”的深刻烙印共同促成了郁达夫忧郁、苦质的创作风格。回国后,呈现在他眼前的劳动阶级的悲惨生活的实际,使他的忧郁性渐渐扩张到无穷大而不得不在文字上吐露出来,于是便有了《春风沉醉的晚上》的诞生。在这篇作品中,达夫借助文中的“我”抒发心底作为“无用书生”的孤独、压抑、忧愁和彷徨,也通过“我”的心理描写表达出对于关怀、温情的渴望和召唤。
不同的时代和社会背景,造就了两位作家几近相同的心灵感受和情感渴望:孤独、忧郁,饥渴于情感层面的关爱。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两部作品在神韵上有着异曲同工的艺术魅力。
一、相同的意境之美
意境是抒情作品的灵魂。在《伊豆的舞女》和《春风沉醉的晚上》中都深深蕴含着东方文学所特有的意境美:温婉、含蓄、回味无穷。所谓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而在这两部作品中,我们第一感到的就是这样震撼心灵的感动和韵味。
两部作品都围绕着爱情——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展开故事情节。四位男女主人公,两种不同的相遇,却都以同一种态度和方式对待这份懵懂的感情。他们在孤独、苦闷的生活中,从对方得到了温暖,萌生了一种半带甘美半带苦涩之情却不曾直抒胸臆。这种纯真的爱,写的如烟似雾,朦朦胧胧,作品的意境之美就产生在这种若明若暗、似有似无之间,蕴涵着东方文学特有的含蓄和内敛。
Tag:感想随笔,感想随笔,工作感想,总结报告 - 感想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