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我局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加强卫生系统行风建设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服务意识,注重诚信服务。各中医院认真落实《江苏省医疗机构服务规范》、《江苏省疾病预防机构服务规范》、《江苏省卫生监督机构服务规范》。目前,各中医院门、急诊就医标志醒目;输液室整洁明亮,通风良好,秩序井然。门、急诊提供轮椅、担架、开水、邮寄检验报告单等便民服务,并设置公用电话。部分中医院在做好“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改进服务流程,设立简易门诊,专门安排医生提供开药、验血等简易服务,有效缓解了病人在医院就诊时的“三长一短”现象。**市中医院为了方便病人早晨需空腹进行的各项检查,缩短病人饥饿时间,检验、B超等科室每天提前半小时开诊,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在过去的一年,我市中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还应清醒的看到我市中医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保健需求还不相适应;与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与实现富民强市宏伟目标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主要表现为:中医医疗机构的管理体制、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中医药服务网络还不健全;中医机构的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薄弱;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社区及农村中医药工作亟待加强;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服务领域需进一步拓展;中医管理水平还跟不上发展需要。
20xx年全市中医工作任务
我们面对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分析中医药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环境、新任务,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自觉把中医药工作放到全市整个卫生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医药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中医药工作的各个方面,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20xx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一年,我市中医药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医药工作全局,进一步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进一步推进中医医疗机构内涵建设,强化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一步推进中医工作面向农村、社区,做好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做好新闻宣传;推动中医药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为“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大力推进农村中医工作,积极参与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工作是现阶段卫生工作重点之一,中医药工作也要紧紧围绕这个重点工作,加快推进。
一是加快农村中医药网络和能力建设。各县(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强化依法发展中医药的责任,办好县(区)中医院,加大对县(区)中医院的投入,加强县(区)中医院基础设施和内涵建设,提高综合服务能力;要进一步完善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加强中医药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村卫生室要配备中医人员,或者能西医会中医的乡村医生,为农民提供中医药服务。
二是要按照落实《关于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的要求,认真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落实措施,在做好将县(区)中医院列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将适宜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补偿范围,将必需的中成药和中草药纳入基本用药目录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当提高运用中医药诊疗疾病的补偿机制,引导农民群众选择中医药诊疗服务。
三是要以建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医疗卫生体系的总体要求,积极参与社区卫生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推进区中医医院改革,城区中医院在完成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化的同时,要进一步实现服务功能向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服务内容的转化,逐步完善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的要求,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设施和功能建设,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必须严格达到建有中医科、设立中药房、至少配备一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中医医师、具有承担一定的中医药服务的能力。
四是要开展省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加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医示范站创建力度。力争每个区有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步建成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报告格式,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