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深入开展按订单组织货源、工商协同和精准营销工作,着力提高品牌培育能力。深入推进按订单组织货源,切实尊重消费者选择,认真做好需求预测工作,使订单更好满足市场需要。深入推进工商协同营销,进一步完善工商对接方式和协同机制,继续鼓励异军突起、后来居上,高度重视低焦低害产品和雪茄烟培育,引导消费,引领潮流,共同做好知名品牌培育工作。
四是稳步推进网上订货,积极推广“135”工作法,努力提高网络建设水平。认真总结网上订货试点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推广方案和实施细则,按照统一的业务和技术规范要求,在全行业范围内逐步推广网上订货,力争到年末全国网上订货率提高到40%左右。选择部分有条件的零售客户开展批零网上配货工作,逐步开展网上结算,推动网上订货向网上营销延伸。以开展培育“532”、“461”知名品牌建功立业活动为契机,全面推广应用客户经理、品牌经理、市场经理“135”工作法,进一步提升一线营销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与零售客户建立更加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努力提高零售客户盈利水平。加强对零售客户经营指导,努力满足零售客户货源需求,提高零售客户培育品牌水平,确保零售环节毛利率达到10%以上,促进零售客户与行业共同成长。继续统一开展全国卷烟零售客户满意度调查,促进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五是全面建设面向未来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现代物流体系。按照统一性、完整性、先进性和经济适用性原则,进一步做好行业现代物流规划编制工作,继续推进省级公司物流机构建设,认真做好行业物流标准宣贯工作。进一步加强对物联网技术的跟踪研究,结合行业实际明确发展目标,努力建设全面感知、互联互通、先进实用、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中国烟草物联网。
六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努力实现国际市场有所突破目标。选择重点品牌,明确目标市场,支持境外办厂,深化与外国公司多种形式合作,从卷烟计划、资金扶持、专项奖励等方面制定更加有力措施,鼓励企业“走出去”,力争在国际市场有新的突破。
着力增强行业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是转变行业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卷烟上水平”的重要支撑,要下更大功夫努力抓好。
一是认真抓好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力求在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抓紧建设国家烟草基因研究中心,加快开展相关课题研究,高度重视烟草新品种培育和推广工作,力求在育种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加强特色工艺和增香保润技术研究,加快推进重点品牌生产专线技改步伐,力求在工艺配方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加强减害降焦技术研究,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推进减害降焦,力求在减害降焦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充分发挥行业科研机构作用,跟踪世界烟草前沿技术,瞄准国际一流水平,力求在基础应用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二是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开阔眼界,加大投入,有效激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紧紧围绕增强品牌核心竞争力,着力提高突破核心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积极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着力提高科技人员整体素质。全面推行科研课题制和首席研究员负责制,全面建立首席专家制度,抓紧建立行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队伍。在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积极性的同时,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通过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造就一批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行业影响力和专业技术权威的创新型人才。
四是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企业的信誉,关系消费者的健康,关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要把产品质量安全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健全完善行业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体系。认真抓好产品质量安全各项措施落实。进一步制订完善和严格执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科技研究,全面开展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逐步建立烟用添加剂许可制度,着手研究产品有关成分的信息披露制度。
全面加强行业管理和监督工作。
管理是永恒的主题,是推动“卷烟上水平”的重要保证,必须加大力度,持续推进,全面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一是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坚持勤俭办企业方针,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加大对成本费用考核力度;加强行业资产监管,规范资产处置行为,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产利用效率,确保资金安全。深入开展对标活动,瞄准国际一流水平,拉高标杆,持续改进,解决指标差距背后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贯标工作,以“体系目标化、管理流程化、手段信息化、基础规范化、改进持续化”为目标全面加强行业质量体系建设,促进基础管理上水平;广泛开展节能减排,积极推广“绿色工房”建设,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