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招大引强,培育龙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坚持把开展招商引资作为全局第一要务来抓,充分发挥部门技术优势,抢抓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大好机遇,借助农业部和省政府组织的各种农产品展示展销会议平台,积极创新招商方式,广辟招商渠道,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广泛吸引“三资”投资开发高效农业,做大做强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全市产业化快速发展。今年,市农业局共招引各类项目4个,协议引进资金15亿元。其中由温氏集团总投资12亿元,在泗洪建设100万头大型规模生猪养殖基地项目,预计年内投资达1.2亿元,目前位于泗洪县峰山乡的第一个种猪场已建成高标准猪舍49幢,现引进纯种猪1500多头,第二个种猪场即将开工建设。由**百事美特食品有限公司追加投资6000万元食品加工项目,已于8月份竣工投产。由无锡客商投资5100万元建设的**金娥奶牛养殖中心一期工程已全部建成,现存栏奶牛1500头,到年底将达3000头。
(六)全面普查,控污减排,推进循环农业发展。一是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普查。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广泛宣传,扎实做好农业面源污染普查工作开展。全市共完成13396个普查对象(其中种植业6324个,畜禽养殖业7072个)的入户调查,全面了解全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二是大力开展农业生产节源减排。继续推进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建设,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立体高效间套种技术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等控污减排技术,推广应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减少畜禽粪便及生产和生活污水排放,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同时,结合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加强种养产业间衔接,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两年,全市建成户用沼气池13700只,畜禽规模养殖场沼气处理工程38处,秸秆气化工程1处;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20万亩,节约肥料1.42万吨(折纯n);农作物秸秆实现全面禁烧,综合利用率达75%。
(七)围绕需求,开展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生产技能。一是大力开展农民培训。大力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和“致福”工程,组织农技人员到田头、场头和街头,深入开展面对面、手把手、零距离、菜单式培训,全面提高农民新品种认知度和实用生产技术应用水平。今年,全市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2万人次,开展农民创业培训7400人,开展致福工程培训2200人。为了加快推进全市高效农业发展,我们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农业局在4月份专门组织200多名蔬菜种植大户到山东寿光培训学习,取得良好效果。在10月全面启动全市高效农业培训,计划20xx—20xx年度培训农民6000人。二是加快推进科技入户。今年,全市筛选稻麦、瓜菜、家禽、生猪、食用菌、蚕桑等15个科技项目,推广36个主推品种、61项主推技术,培育科技示范户7600户,辐射带动农户15万户。累计举办科技示范户培训班98期,各类现场会65期次,培训人数5万人次,发放明白纸19.8万份,发放技术手册12万份,专家入户指导530次,编印简报43期,制作广播、电视专题报道41期。三是积极开展农业“三新”发布。组织科研院校、农业龙头企业不定期地开展农业“三新”成果发布会,让广大农民及时了解农业 “三新”发展动态,更好地学习和应用“三新”成果。在首期高效农业培训班上,我们组织瑞克斯旺公司等五家龙头企业举办了今年首次“三新”发布会,通过展板介绍、实物展示、会刊发布、专家解答等最直观的形式,向参加培训的学员,推介展示新品种36个,新技术13项,新农资12个,深受培训学员欢迎。
(八)双轨并进,互促互补,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借助新一轮的乡镇机构改革契机,全面加强基层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各地根据区域的产业发展现实需要,进一步强化基层公益性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逐步构建“区域化、专业化”的新型基层公益性农技服务体系,切实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在全面加强公益性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以“宿农连锁”为龙头农资连锁经营,积极探索市、县(区)、乡(镇)农业部门的衔接机制和运行方式,通过加密网点建设,延伸服务触角,提高服务对象覆盖面,逐步建成与公益性服务体系相辅相成、互促互补的经营性服务体系,有力地促进各级农业部门更好地服务“三农”。
三、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两年以来,市农业局领导班子虽然在工作、学习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全市农业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工作上还存在不少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