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执法办案水平。通过开展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活动,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明显强化,办案质量和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
。今年立案查处的案件结案率达100,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审核率、备案率均达100,且无一起案件要求听证、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四是加大投入,努力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今年,县局先后投资2万余元购置微机6台、复印机1台、打印机2台等办公设备,较好的改善了办公条件。建立和开通了“##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不断扩大了宣传层面,同时,还实现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各类统计数据等的电子报送。
四、积极履行综合协调职能,食品安全监管能力不断提高。
在食品监管工作中,我们确立“主动牵头不越位,积极协调不错位,认真督办不缺位”的工作理念,积极履行“组织协调、综合监管”的职责,充分发挥了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抓手”和助手作用。
一是县、乡、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初步健全和完善。9月份,我们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的通知》,在各乡镇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设立了食品药品安全办公室,在各行政村成立了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同时,聘任了62名乡镇工作区书记为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300名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主任)、12个乡镇卫生院长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并对他们进行了业务培训,共培训580余人次。初步健全和完善了县、乡、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联动,“横到边、纵到底”的食品安全监管格局。
二是食品安全协调机制运转有序。在县局的积极协调、努力争取下,县政府将食品安全监管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为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协调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经费保障。今年,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共召开协调委员会全体会议2次、主任会议4次、办公室会议及联络员会议8次,研究解决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重大问题,并协调组织了各类专项整治、检查活动10余次。同时,制定下发了《全县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关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县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文件,为做好和建立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是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加快发展。今年在县城和乡镇驻地先后新开办9家食品超市,全部实现了食品链锁配送业务。在年初召开的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县政府分别与各乡镇、县直各有关职能部门分别签订了《20xx年度食品安全责任书》,并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20xx年度乡镇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把全县食品安全监管目标、任务、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级政府和具体责任部门。在安全信息网方面,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不断提高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四是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扎实开展。在组织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的过程中,县局积极协调和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不断加大整治力度。先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活动,切实保障了群众饮食安全。20xx年全县累计共出动执法人员2967人次,执法车辆756台次,检查食品生产企业470家(次),饭店小吃部982户(次),学校食堂、小卖部281家(次),生猪屠宰245家(次),超市62家,集贸市场86处(城乡),个体经营户2684户。查获不合格食品1562千克,假红葡萄酒20箱,白酒13箱,奶制品32箱,饮料1230袋,注水肉851千克,下达整改通知158书份,监督意见书1423份,确保了全年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是深入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按照上级政府要求,今年我们制定实施了《##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方案》,目前,4个生猪定点屠宰点、5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5家食品经营单位,10家餐饮(食堂)单位、3家养殖企业共27家单位被确定为首批试点单位。通过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不断提高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素质,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们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水平。
五、大力整顿和规范药械市场秩序,群众用药用械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今年以来,我们始终把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作为全局工作的重点,切实强化药品、医疗器械市场监管,并采取六项措施,不断提高了全县药品、医疗器械管理水平。
一是加大药品市场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制售假劣药械的违法犯罪行为。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的同时,开展了以打击制造和邮售假劣药品、非法回收药品、非法药品广告、非法渠道购进药品以及保障农村用药质量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工作。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2347人次,检查经营、使用单位1034家,捣毁制假窝点1个,立案查处177起,结案176起。监督检查覆盖面超过100。查获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货值金额2万余元,没收药品、医疗器械1万余元,移送非法药品广告9起、非法医疗器械广告6起、非法保健品广告5起。在开展清理家庭小药箱活动中,回收过期失效药品货值0.52万元。在开展“药品市场百日集中整治”活动中,查处了青云镇前齐庄制售假药案件等案件。在“齐二药”假药事件、安徽华源“欣弗”事件发生后,县局共查获该公司生产的“双黄连注射液”51265支,“复方甘草酸单铵注射液”5245支,“葡萄糖酸钙注射液”95支,“盐酸川芎嗪注射液”90支。从而有效防止了假劣药品、医疗器械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