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风学习的内容,是党中央规定的22个文件。一般分为粗读阶段和精读阶段,要求大家认真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掌握思想武器。并根据文件的精神实质同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号。各人按文件逐条写出反省内容的学习笔记;或写自我批评提要,交上级批阅。在
学习小组中分类进行讨论;有的还通过办墙报或整风小报等形式,登载大家的学习心得体会,交流情况,指导学习。军政治部宣传部还创作了一首《整风歌》:“三风不正害死人,劝我同志快猛醒..”普遍教唱,配合整风学习。从而,使整风学习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每个参加学习者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认识水平,有利于整风检查,有利于后来的工作,使人终身难忘。整风的对象,重点是科团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连和科员以上干部都要参加整风检查和审干。分别编为甲、乙、丙组:甲组系中心组,主要是科团以上干部参加,既是整风运动的领导中心,又是整风的主要对象。如军政治部,就将部长一级的干部邓逸凡、钱俊瑞、刘贯一、李亚农、范长江、于毅夫、徐雪寒、冯定、李代耕等同志,单独编为一个组,作为军部机关整风的重点,由邓逸凡任组长,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反省检查;乙组系中级组,为整风审干扩大对象,凡相当于营、连级的军政干部和机关干部都参加;丙组系特别组,凡有斗争历史,有实际工作经验而文化程度很低、没有阅读能力的干部编人特别组。由总会派人讲授整风文件并上文化课。此外,班排干部和战士进行正面教育,将整风文件列为政治课和党课内容,每月讲授1—2次,或由各级领导作关于整风问题的报告。
整风检查与审干防奸结合进行。在深入学习文件提高思想觉悟、明确方针原则的基础上,个人反省,小组互助,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每个人写出思想总结,形成自传;再由小组会议讨论各人的自传,根据大家的意见,加以补充修改,个人签名和小组签署意见;然后报整风审干委员会审查。在整风检查中,贯彻1943年8月15日党中央《关于审干运动的决定》中提出的9条方针,即:采取首长负责;自己动手;领导骨干和广大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调查研究,分清是非轻重;争取失足者;培养干部,教育群众;以审查政治历史问题为主,号召干部向党说真心话,对自己过去的历史不隐~瞒掩饰,不拐弯抹角,不避重就轻,不夸大片面,向党坦白交代搞清问题。政治上对党负责,将两条心或半条心的人们转变为一条心,为革命奋斗到底;反对搞逼、供、信和乱打乱捕的错误方针。这样,在小组讨论中,大家能从爱护的愿望出发,虽然意见提得很尖锐,但都很诚恳。被提意见的同志能耐心听取,虚心检讨,认真改正。那时大家都是从残酷的斗
争环境里打出来的,同过甘苦,共过患难,生死相依,阶级感情特别深厚。因此,总的来说运动的开展比较健康顺利。
组织鉴定,是根据个人检查材料和小组意见,加以分析研究,作出客观的简要结论。不仅指出缺点错误,同时也指出优点、长处和努力方向。但在文字措词上注意分寸,指出问题不宜过于尖锐,不戴政治帽子。并同本人见面,采纳本人的合理意见。自传和鉴定一式两份:一份交组织存档,一份个人留存。当时由于处在敌后环境,对有些较复杂的问题,不能作广泛调查,就根据个人反省和平时一贯表现,相信本人意见,并在自传鉴定中注明:“相信本人交代,日后如发现新的问题,由本人负责。”这样,既对组织负责,又对同志负责,有利于调动积极因素。
整风运动的深入开展,给新四军部队的政治、思想、组织和作风等各方面的建设,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新四军的干部队伍,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来自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的老革命干部和领导骨干。他们政治立场坚定,革命意志坚强,斗争经验丰富,领导方法灵活。但有的经历复杂,有的存在山头宗派情绪,有的工作方法简单生硬,个别的在新的环境中发生新的动摇,等等。另一部分是抗日战争开始以后,从华中华东各地投身革命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当时不畏艰辛,突破重重封锁,冒着生命危险投奔新四军,革命热情很高,思想活跃,精力充沛,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但斗争历史短,缺乏经验,并由于旧思想旧习惯的影响,有的存在不同程度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倾向,有的遇到艰苦挫折容易发生动摇,有的思想方法片面,甚至有个别坏人或不纯分子混进部队,等等。不论新老干部,通过参加整风审干,普遍受到深刻的教育,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得到系统的清理。可谓思想、组织双丰收。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