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下载了,却一直没有看,直到前两天实在无聊,便点开了这个电影。很早之前就听过故事介绍,也知道了电影的关键词,青春,校园和同性恋。
守恒,正行,慧嘉,两个男孩一个女孩,撑起了整部故事。有很多介绍都提到,三个主角的名字分别表示恒星,行星和彗星。行星绕着恒星转,而彗星不过是一瞬的过客。
确实,整个故事主要是围绕着正行和守恒的。在小学里,因为正行是班长,所以被老师委派了一个任务,和一个调皮多动的孩子结对子,做他的朋友。一瞬间的胆怯和犹豫,康正行就错过了拒绝的机会,由此开始了和余守恒一生的纠葛。
正因为和余守恒结了对,康正行的成绩一落千丈,甚至被老师叫上讲台当众把分数写在额头上,狠狠地批评。那时,我觉得康正行的心里一定很委屈,很愤怒,无缘无故摊上个自己不愿意的任务,还因此影响了成绩被批评,谅谁都会不爽。
随后我看到了那个画面,两个男孩躺在领操台上,一个头上写着33,一个头上写着67,然后余守恒转过头对康正行说:“康正行,我们两个的加起来刚好是一百分耶。”正行没有回他的话,依旧仰面躺着,只是嘴角轻轻的翘了翘。
那一刻,我忽然觉得那画面有一点点幸福。
没有人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因为被迫而勉强和余守恒做朋友的康正行开始变的渐渐放不下他;也没有人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孤僻的余守恒开始变得合群又受欢迎。他们的关系一直用‘很好的朋友’来定义,那个微妙又无比坚固的平衡就这样维系着,直到慧嘉的出现。
慧嘉刚出场时,是正行的女朋友,两个人一起逃课去了台北,狂了街,打了耳洞,开了房,如同所有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会有的悸动一样,两个人接吻,然后倒在了床上。就在彼此之间只剩那薄薄一张纸时,正行忽然放开,逃离,冲进了卫生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狠狠的扔掉了耳钉。
或许从那一天起,正行认清了一个让他无法接受,又无法摆脱的答案。他去图书馆查相关的书籍,又可以的躲避着余守恒。但这一切还是很快被慧嘉看穿,说透。
其实,这本身并没有什么,慧嘉当时只是好意,然而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她这颗本应一闪而过的彗星,会卷入行星与恒星的应力场,横亘其中,最终变成了对正行最大的伤害。
当正行逐渐刻意的远离守恒的时候,慧嘉因为寂寞一次次去看守恒的比赛;当正行和守恒在冷战的时候,慧嘉却和守恒定下了他考进大学就当他女朋友的约定。
于是,正行因为自己那开不了口的感情而考试失误,名落孙山,守恒却因为从慧嘉的约定中得到了动力,进了大学。
那个画面到现在还让人叹息。考试结束后正行与守恒站在放榜的黑板前,守恒指着纸上的一处兴奋的和正行说:“喂,我耶。你呢?”然后正行淡淡的看了他一眼,伸手在守恒名字往后的某张纸上点了一点。守恒略带不可思议的看着正行,正行则垂着眼睛不知想着什么。
不要忘记,小学里,正行可是班长啊,就算后来成绩下降,那也是守恒考33分,正行考67分。现在这个结果究竟是因为什么?
就这样,两个人进了同一所私立大学,依旧一起上学,正行还是坐在守恒车子的后座,在晨曦与晚霞中穿过一条条窄窄的街道。命运依旧把他俩绑在一起,行星依旧围绕着恒星,似乎什么都没变,也好像什么都变了。守恒和慧嘉终于成了恋人,只是这件事他们都没有和正行说。
正行依旧在逃避,只是他陷入了一种分化的状态中,他一边极力的避开守恒,不让自己这连自己都害怕情感伤害他,一边又不断的妥协,答应着和守恒一起上学,看他打球,一起去舞会等等要求。他远离是怕自己的感情吓到他伤害他,妥协是因为不忍看他孤独伤怀。正行的一切只是因为心底对守恒那如俯在骨,刮之不去的爱。
一直孩子气的缠着正行依赖着正行的守恒也终于感到了正行的变化,然而他只能通过在正行补习时约他出来吃放,在正行复习功课时不停的从旁打扰的任性方式弥补着心中的不安。
守恒一定也是爱着正行的,只是他的爱是纯粹的对一个最最好的朋友的爱,而这种感情则是正行最害怕的。因为它太过美好,不忍打破,无法逾越,正因为守恒这种单纯的友爱,使正行心中的那种爱被困在友情的牢笼中,生生闷死。
当正行最终知道了守恒与慧嘉的关系后,他曾问了守恒一句话:“慧嘉是我的好朋友,你是真的喜欢他,还是只玩玩而已啊?”当听到守恒说‘是真的喜欢啊!’时,他的伤心,委屈,绝望终于再也忍不住了,他狠狠推开了守恒,一个人坐在公车上,默默的哭泣。而与此同时,慧嘉正在正行的宿舍里,在他的冰箱里放了一瓶写着‘加油’的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