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
农村群体性聚餐食品安全责任状
为了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农村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市辖区内凡在农村操办50人以上红白喜事宴请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宴请主办者为宴请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承担宴请期间食品安全责任。
2、宴请采购的食品必须符合食品安全,不得采购变质、过期等造成食品安全隐患的原料;不能食用未经检疫部门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其及制品;不购买或采收没有达到农药安全间隔期的蔬菜;尽量不吃隔夜菜,不滥用食品添加剂,避免危害人体健康。
3、宴请食品加工过程要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刀、砧板等用具生熟分开,有防蝇、尘、鼠设施,保持厨房清洁、餐具消毒,重视个人卫生。
4、承办宴请的厨师及参与食品加工的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如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和活动性肺结核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参加宴请食品加工。
5、接受监督人员的现场检查和指导,并针对检查意见及时整改。
主 办 者:
承办厨师:
乡人民政府(村委会)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4:
农村群体性聚餐现场审查表
举办者姓名: ,地址: 县 乡 村 屯;聚餐事由: ,举办时间: ,聚餐人数: 人。
1、承办厨师(主厨)姓名 ,食品加工人员人数 人,是否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 。
2、加工场所:□露天加工 □室内加工;
如室内加工,厨房建筑是:□茅草房 □泥瓦房 □砖瓦房 □水泥平顶房。
3、饮用水来源:□自来水 □河水 □井水 □泉水 □露天水柜。
如取用河水、井水或露天水柜水的,是否消毒:□是 □否
4、餐具是否清洗消毒:□是 □否
5、刀、砧板等用具是否生熟分开:□是 □否
6、防蝇、尘、鼠设施是否齐全:□是 □否
7、食品原料是否新鲜、无腐败变质:□是 □否
8、有无病死禽畜肉:□有 □无
9、蔬菜烹饪前是否浸泡20-30分钟:□是 □否
10、酒类、饮料等食品采购是否索取发票或购货凭据:□是 □否
审查意见:□良好 □一般 □差
审查人签名: 审查日期:
附件5:
农村食品安全联络员工作职责
一、负责行政村食品安全指导站日常工作;
二、认真学习食品安全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上情、了解下情,熟悉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安全形势、监管重点和薄弱环节,发挥好信息“耳目”作用;
三、负责食品安全监督投诉举报案件的受理、记录、处理、转送、跟踪督促、信息反馈工作,认真受理乡、县(市、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的转送和群众投诉举报案件;
四、承担好本指导站与乡、县(市、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贯彻落实相关会议和通知精神,掌握工作实施方案和措施,及时通报进展情况,反映存在问题,沟通相互信息,反馈处理结果;
五、负责好本指导站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信息工作,主要是提供基础信息、反馈实施情况、反映工作动态、传递工作方案、通报整治成果、交流监管经验、提出工作建议和意见等。
附件6:
农村食品安全信息员工作职责
一、负责所在村、居委会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
二、加强对辖区内无证无照生产加工窝点等各类食品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摸底、统计和上报等工作;
三、协助做好所在村、居委会承办酒席餐饮单位和农村自办酒席户的摸底、统计、上报和上门指导工作;
四、加强对辖区内食品安全的日常巡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上报当地政府或食品安全指导站;
五、及时发现、上报辖区内涉嫌制售假劣食品等违法案件线索和食物中毒事件,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六、协助有关部门积极做好本村屯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和救援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七、积极开展辖区内食品安全投诉举报信息收集和消费争议调解等工作,及时准确报送资料信息;
八、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的政策法规、各级政府的决定和县(市、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布置的各项食品安全工作。
附件7:
农村聚餐食品采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