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根据组织部门在不同时期的要求,各乡镇、各单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位要及时上报后备干部名单及相关材料,包括:单位党组织的报告、后备干部名册、后备干部登记表、考察材料、民主推荐、民主评议及培养和使用方面的建议等。
五、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
(一)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由组织部门和后备干部所在单位党组织共同负责,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按照着眼未来、按需定向的原则,对后备干部采取多种形式
进行培养。
(二)后备干部必须接受系统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党的基本知识和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现代科技、管理知识和有关法律知识;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须的有关业务知识。
根据后备干部的不同情况可分别采取以下培训形式;
(1)参加在党校、行政学院或其他培训机构举办的培训班;
(2)选派到高等院校深造;
(3)派往经济发达地区或境外接受培训或考察;
(4)引导进行自学;
(5)组织开展对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调查研究和理论探讨。
(三)后备干部必须经过严格的实践锻炼。实践锻炼可采取以下途径:
(1)下派到乡(镇)、村、企业任职或挂职;
(2)选送到县属党政机关挂职;
(3)选派到经济发达地区或贫困、艰苦地区挂职;
(4)岗位轮换和跨乡(镇)、跨部门交流;
(5)担任领导助理或在其他重要岗位上任职;
(6)负责承担急、难、险、重等专项工作任务。
实践锻炼的内容、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六、科级后备干部的监督管理
对后备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后备干部的管理工作包括对后备干部的考察、考核、充实、调整、谈话、档案管理等内容。
(一)对后备干部必须加强日常管理。实行在县委的领导下,组织部门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办法,由县委组织部会同后备干部所在单位的党组织管理。
(二)建立后备干部定期考核制度。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思想状况和工作表现;政策理论水平及组织领导能力提高情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情况;原有缺点不足的改正情况,与培养方向的差距等。考核结果要作为后备干部培养、使用、调整的依据。
(三)建立后备干部谈话制度。组织部门负责同志和各乡(镇)、各部门(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要经常同后备干部谈话,了解情况,肯定成绩,指出缺点,提出要求,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四)建立后备干部动态管理制度,坚持优胜劣汰。后备干部队伍原则上每二至三年调整补充一次,使其保持一定的常数和合理的结构,也可根据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再列为后备干部;
1、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廉政等方面有问题的;
2、群众意见大、失去信任的;
3、年龄超过规定界限,短期内又不能提拔使用的;
4、由于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
5、本人自愿退出后备干部队伍的;
6、有其他原因,不适合作为后备干部的。
对拟调整出后备干部的人员,组织部门提出调整意见,由单位党组织讨论决定,报组织部门审核同意。
后备干部调动时,在原后备干部管理权限范围以内的,经组织部门同意,保留其后备干部资格;超过后备干部管理权限范围的,原后备干部管理机构应负责地向调入单位如实介绍情况,能否继续列为后备干部,由调入单位按程序重新确定。
(五)建立后备干部有关档案材料严格备案管理制度。按照后备干部管理权限,对后备干部的有关材料实行统一管理,专人负责。
(六)建立后备干部工作责任制。组织部门和各乡(镇)、县属各部门(单位)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认真履行后备干部管理职责,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成员对后备干部工作负有重要责任。
七、科级后备干部的使用
(一)后备干部的人选确定之后,由组织部门集中掌握,动态管理,备用结合,统一调整,真正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与领导班子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二)提拔使用干部首先应从后备干部中挑选,本乡(镇)、本部门的后备干部中没有合适人选的,可以从其他乡(镇)、部门的后备干部中交流使用。
(三)对符合干部选拔任用条件的后备干部,组织部门应在领导班子调整时,适时提出使用建议。
(四)对参加公选的后备干部,要充分考虑到其经过组织考察,并接受过组织培养的具体情况,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八、本办法由县委组织部负责解释,自下发之日起实行。
《*县科级后备干部管理办法》来源于文秘公文网网,欢迎阅读*县科级后备干部管理办法。
Tag:规章制度,公司规章制度,办公室规章制度,常用范文 - 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