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验残疾人课堂活动使学生获得残疾的亲身体验,从而增进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能够理解和尊重残疾人,并对他们在困难面前自强不息的精神持有敬佩之情。
2、能力目标:
(1)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残疾人,培养学生体察他人,观察社会事物和获取社会信息的能力。
(2) 通过小组的讨论、体验,使他们获得一种亲身的体验,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残疾人在实际生活中困难,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
3、知识目标:
知道残疾人生活中的不便,初步了解我国残疾人保护方面的有关政策和措施。
教学重点:
通过让学生学习、体验、感悟残疾人的社会生活,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从而尊重残疾人,培养学生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关注残疾人生活的意识。
教学难点:感受残疾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教学用具:1、课前布置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残疾人。
2、课件:视频、残疾人的图片。
3、准备体验残疾人的道具。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观赏导入,激发情感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短片,我们来共同欣赏好吗?(6分钟)课件播放《千手观音》片断,师生共同欣赏。
师:短片中的舞蹈美吗?
生:美
师:你们知道台上的21位演员是些什么人?
生:聋哑人
师:现在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她们跳的太整齐了
生:太了不起了,我们正常人也难跳这么整齐
生:…...
师:是啊!他们做到这样整齐完美,曾经感动了中国。他们在20xx年雅典残疾人奥运会上的演出,得到了世界人民热烈的掌声,震撼了全世界。我们13亿人口中,大概有6000万残疾人,他们中有肢体残疾人、盲人、聋哑人、还有智力和精神障碍的残疾人等,他们是由于先天或后天造成身体或心理有缺陷的一个特殊群休。
师:下面就让我们走近残疾人的世界,用我们的心去体验他们的生活。
二、活动中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活动(1)体验盲人
师:老师想找两位同学来当一回“盲人”到指定地点拿东西,谁愿意?(给两位同学蒙上眼睛,转动方向)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问“盲人”)
生:眼前一片漆黑
师: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他们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现在请你们回到自己座位上把《品德与社会》这本书拿给老师(其他的同学,不要出声静静地看他们走路和拿书的样子)
学生:活动、观察。
师:谁能把你刚才看到说给大家听听。
生:我看到他们用手摸着走。
生:我看到他们走得特别慢,特别小心。
生:我看到他们是扶着桌子小心冀冀走的。
师:(问“盲人”)为什么要这样走?
生:我眼前一片漆黑,心里很害怕,怕撞到旁边的桌子。
生:我什么也看不见,心里紧张极了,不知自己走到哪儿了。
师:如果让你们把手里的书拿给老师容易吗?
师:是呀!在我们看来是这么容易的一件事,盲人做起来却那么难,那么不容易。刚才我只是给他们蒙了几分钟,就给他们带来了麻烦。如果把他们的眼睛蒙上一节课、一天、一个月、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一辈子,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生:受不了。
生:痛苦。
生:简直无法生活。
师:对!盲人就是这样一辈子生活在黑暗中,整天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
活动(2)用嘴写字
师:同学们,失去了光明的盲人生活这么不容易,如果失去了手呢?我们再来体验一次,现在我们大家都来当一回残疾人。
师:请同学们举起你们的双手,像老师这样,把双手背到身后一动也不动,你们都是失去双手的残疾人,请用你们的嘴衔起桌子上的笔,在草稿本上写上自己想说的话,看谁最努力。
学生:写字
师:注意观察,抓住典型。
师:写好的,请起立,说说感受。
生:太难了,笔盖都打不开。
生:笔怎么也不听使唤。
师:没写好的请起立,说说你们的感受。
生:手都酸了,还没写好。
生:写的字很难看。
生:想不到用嘴写字这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