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工作方针,严格执行学期初教学工作计划安排,以全区幸福教育行动和创建省级教育示范区活动为契机,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常规管理,深化教学研究,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教学教研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主要工作
㈠借助制度创新,教学常规管理得到进一步优化
本学期,立足制度创新,着眼工作实效,教学常规管理得到进一步优化,管理效能得到进一步增强。
1.教学常规月活动抓重点、求实效
在开学第一个月学校开展了以学习贯彻各级《教育规划纲要》为主题的“教学常规月”活动。本次活动以学习贯彻各级《教育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为主要载体,以探讨“薄弱课程的有效实施”为活动重点,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学校组织开展了“薄弱课程有效实施之我见”主题征文活动,要求各位教师选取本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典型案例,用叙事性的方式予以描述,然后进行理性剖析和反思。该项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广大教师对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实施重要意义的认识,以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教学信息平台建设重规范、重应用
本学期后半段,学校依托网络博客这一平台,探索尝试走教学管理工作信息化改革之路。教学博客创建分三个层次:第一是学校层面的教学管理信息平台,旨在依托平台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实现管理工作的高效,教学服务的便捷;第二是以教研组为主体的学科教研平台,旨在为教师搭建实时、高效的研讨平台;第三是任课教师个人的工作博客,旨在引导老师借助博客完善个人工作过程,积累工作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实现教学经验共享。
目前,这一尝试还处于探索阶段,下学期力争进一步完善,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3.教学常规管理重过程、重评价
学期初,出台了《关于本学期教学常规工作的安排意见》,从备课、上课等教学常规各方面进一步明确要求;学期中,针对教师常规落实情况,教务处坚持做到天天检查,检查情况借助学校QQ群和教学信息平台及时反馈,检查结果纳入教师期末综合量化考核,教学常规检查的内容侧重于课前教学准备、诵读一刻钟和习字一刻钟等直接关系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关键环节,对规范学生学习行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发挥了重要作用。
4.学生留校陪护保安全、抓实效
为切实保证陪护效果,学校教务处根据分工认真落实值班检查制度,每天有一名教务处人员负责学生留校陪护的常规管理,从教师蹲班陪护、学生放学秩序等方面加强管理,一学期来,五安全事件发生,总体来说,陪护效果是好的,家长是满意的。
㈡立足关键环节,重视体系建设,学校课程建设趋于完善
为打造学校特色课程体系,本学期,学校进一步明确课程建设思路,扎实落实国家课程,进一步优化完善地方课程,巩固提升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建设思路逐步清晰,同时,学校突出重点,在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开发方面采取新举措,力求新突破,课程建设工作趋于完善。
1.进一步完善了学校课程体系
扎实落实好学校课程建设规划,《国际象棋》、《书法》等必修类校本课程致力于提质增效,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效,国际象棋屡获大奖,书法教学有声有色;《经典诵读》逐步规范,校本教材《经典诗文诵读》获区级一等奖,各类特长超市齐头并进,为培养学生特长,展现个性特色奠定了建设基础,学校以特长为主体的的学生舞蹈队参加区级比赛获得小学组第四名;诵读一刻钟、习字一刻钟等隐性校本课程为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丰富学生文化素养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强化课程实施过程管理,确保艺体类课程有效实施
一是严格落实区教育局《关于规范常态体育课教学的有关意见》文件精神,乘省体卫艺专项督导之东风,规范管理,扎实开展音体美等学科教学。二是成立音体美三个学科教研组,加强学科教研,寻求学科教学最佳策略。三是加强过程管理,完善期末考核评价,切实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㈢以校本教研为主体,教科研工作模式有所改进
1.改进听评课模式,提升校本教研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