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全力以赴抓课堂教学与管理。
(一)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日常言行表现、学生反映等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并作为教师绩效评价和评优评先的首要标准,引导和鼓励老师静心教学育人、潜心服务社会
(二)继续推动教学能力建设。重点开展公开课教学。吴长庚、秦敏燕两老师。
(三)继续推动教学方法改革试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广电专业赵鹏升、简贵灯、郑苏文等教师联动教学法改革试点。
(四)继续推行集体备课制。《大学语文》为全校必修课,是文教院师资水平在全校的展示。由程荣老师牵头,组织集体备课。
五、全力以赴推动文教院特色发展。
(一)文教院人才培养特色重在“一素养双技能”型人才,这里的“一素养”指学生深受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双技能”指学生具备专业性应用技能和人文性拓展技能。
(二)文教院办学特色三个关键词“武夷文化,学科交叉,师生联动”。
充分发挥武夷山双世遗丰富的资源优势,努力凸显文教院所在地的地域和区位优势,把形成特色作为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着力武夷文化研究、文化遗产整理与搜集、地方戏剧歌舞改编、民间文学创作等;结合“导师制”推动师生联动,按照每位老师至少指导一名学生要求,继续办好文教院一年一次的“师生学术论坛”,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
(三)强化学科交叉,在文教院实行各专业课程互渗,统一开设好武夷文化、艺术创作与欣赏、美育、摄影摄像、文化创意策划等本系特色系内公选课,促进人文素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