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教学资料教学反思石榴换高粱,如何?» 正文

石榴换高粱,如何?

[10-15 16:26:37]   来源:http://www.xxk123.com  教学反思   阅读:8650

导读:石榴换高粱?只要我愿意,说换就换,不需请示任何人。不要以为我蛮横无理,这不是市场,是课堂。只可惜那堂课我没有用石榴换高粱,结果,高粱难住了所有的读书郎。 那天,我为全区老师上展示课,我们学《秋天的雨》。当学生回答:“秋天也把红色给了石榴、柿子、高粱”时,我因为预设了高粱,就随手将高粱写在了黑板上。接下来,我宕开高粱品析文中佳句:“金黄4534535aaa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在学生有声有色的朗读中,我假装不经意地转到了高粱上,说:“请你仿照这样的句式,说高粱。”本以为,将出现小手如林,对答如流的热闹场景,之前学过这样的课文的呀。预设时,我想到了二年级学《秋天的图画》时,曾有这样的比喻:“梨子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田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那几个比喻,我们曾经倒背如流,现在再给高粱打个比方,还不是小题一道?场面也确实如我所料,虽称不上小手如林,却也陆陆续续举起了不少。我颇有把握地叫起了一个男生,只见他从容答道:“红色是给高粱的,看,高粱像一根根火柴。”啊?高粱那么高,哪像火柴呢?再说,火柴也有白头、黑头的呀,这高粱的比喻显

石榴换高粱,如何?,标签:教学反思案例,小学语文教学反思,http://www.xxk123.com

石榴换高粱?只要我愿意,说换就换,不需请示任何人。不要以为我蛮横无理,这不是市场,是课堂。只可惜那堂课我没有用石榴换高粱,结果,高粱难住了所有的读书郎。

 那天,我为全区老师上展示课,我们学《秋天的雨》。当学生回答:“秋天也把红色给了石榴、柿子、高粱”时,我因为预设了高粱,就随手将高粱写在了黑板上。接下来,我宕开高粱品析文中佳句:“金黄4534535aaa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在学生有声有色的朗读中,我假装不经意地转到了高粱上,说:“请你仿照这样的句式,说高粱。”本以为,将出现小手如林,对答如流的热闹场景,之前学过这样的课文的呀。预设时,我想到了二年级学《秋天的图画》时,曾有这样的比喻:“梨子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田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那几个比喻,我们曾经倒背如流,现在再给高粱打个比方,还不是小题一道?场面也确实如我所料,虽称不上小手如林,却也陆陆续续举起了不少。我颇有把握地叫起了一个男生,只见他从容答道:“红色是给高粱的,看,高粱像一根根火柴。”啊?高粱那么高,哪像火柴呢?再说,火柴也有白头、黑头的呀,这高粱的比喻显然不恰当。于是我急忙调整:“高粱站在地里,比老师还高呢,比成火柴不恰当,比成燃烧的火把更好些。”由于平时我鼓励学生一题多答,学生在有了^答~`案后,并未停止举手。有一个孩子兴奋地摇手,同时忍不住喊:“有更好的^答~`案!”我就叫了她。她站了起来,很投入地描述她的比喻:“红色是给高粱的,看,高粱像翩翩飞舞的蝴蝶。”话音刚落,引得听课老师一阵善意的笑声。我只得再次分析这比喻不妥当的原因,又引导他们把高粱比成列队的“红领巾”。最后,还给孩子们找了一个台阶,我说:“比喻不当没有关系,我们城里的孩子就没见过高粱。”孩子们很愿意听我这样说,个个点头称是。

 下课了,我在想,当学生说:“秋天也把红色给了石榴、柿子、高粱”时,我是不是太武断了点?换成石榴会怎样呢?有了这个念头,我决定试学生一把。真没想到,学生的^答~`案精彩纷呈:“红色是给石榴的,看,石榴像红红的小脸”;“红色是给石榴的,看,石榴像咧开小嘴的娃娃”;“红色是给石榴的,看,石榴像娃娃嘴里整齐的小牙。”听了他们有创意的回答,我真是后悔得不行,如果当初选用石榴,岂不为课堂增色不少? 

静下心来,我在想:为什么高粱说不好,而石榴却能形象地比喻?用“纸上得来终觉来”解释最恰当不过。孩子们生在城市,从没见过高粱。纸上背来的那点儿东西早不知忘哪儿去了。而石榴却不同,生活中,石榴常可见到。虽然从没有学过有关石榴的比喻,但时节一到,路边卖的,超市摆的,孩子们经常可以看到它,可以吃到它。这样熟悉的东西,当然有话可说。于是,我终于明白,生动的语文是生动生活的再现,死记硬背背来的,充其量是鹦鹉学舌。以后的教学设计,我不会自作聪明,过于依赖书本了。“语文教学优先考虑孩子的生活经验”是我此次上课最深的感悟。


Tag: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案例,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教学资料 - 教学反思
《石榴换高粱,如何?》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