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政府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毛主席、周总理亲自对许多亚、非、拉国家领导人做工作,指出终有一天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会得到恢复。 阿尔及利亚、坦桑尼亚、赞比亚、阿尔巴尼亚等发展中国家从xx年代末起,每年均向联合国大会提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但均被美国玩弄此系“重要问题”,需大会三分之二的多数票通过的恶劣手法所扼杀。一些发展中国家始终为此奋斗不息,直到19xx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召开时再次慷慨陈词,严正指出中国合法席位不容再拖延不决,美国玩弄“重要问题”的伎俩实系对联合国宪章原则的违犯和蔑视。美国等一些西方大国仍然进行无理反驳。这时,年近六旬的沙特阿拉伯代表巴鲁迪要求发言,引起代表们的注意。美国代表喜在心头,认为这位盟友的发言定会符合美国的意图。孰料巴鲁迪大声提出根据程序此问题不应予以讨论,要求进行表决。殊不知,此次表决失利,当即被同样熟悉联合国程序的阿尔及利亚、阿尔巴尼亚、坦桑尼亚等五国的代表抓住时机,利用巴鲁迪的技术性错误和失败,乘胜追击,连续进行多次表决,于是形势突变。大会进行最后表决,一举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以及一切机构的合法席位的提案。大会主席一宣布结果,会场上顿时爆发出暴风雨般的掌声。当时不少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起立欢呼,有些代表甚至当即跳到会议桌上欢呼舞蹈。会议大厅被炽热的欢乐气氛所笼罩。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代表则颓坐在代表席位上一言不发。巴鲁迪这时也弄得不知所措,低着头在走廊上踯躅。事后,美国代表团指责这位一向与美国合作颇为默契的巴鲁迪为“无定向导弹”。 毛泽东高瞻远瞩,周恩来运筹帷幄 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后,联大主席当即要求联合国秘书长吴丹致函中国外长姬鹏飞,邀请中国派代表团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 当天下午,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召集外交部有关人员开会,讨论是否派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会后,周总理驱车中南海,向毛主席报告讨论情况。毛主席指出:“马上就组团去,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不去就脱离群众了。”毛主席还具体指示:“派一个代表团去联大,让‘乔老爷’(指乔冠华)当团长。” 11月8日,毛主席接见了中国出席联大的代表团主要领导及成员。毛主席谈到中国代表团的方针时说:“要不卑不亢,不要怕说错,当然要搞调查研究,但不能什么都调查好再说。”毛主席还具体指示“送代表团的规模要扩大,规格要提高。”,“以后乔冠华去联合国,都要派专机。” 代表团出发前夕,日理万机的周总理接见了代表团全体成员。在接见中,周总理讲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由于广大亚非拉国家大力支持,这次终于挫败了美国仍想阻挡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阴谋,使决议得以通过。所以我们一定要去,去是对他们表示感谢,也是对他们表示支持。去了之后,你们要同广大亚非拉国家站在一起,支持他们的正义要求。 登讲坛万众瞩目,受欢迎盛况空前 19xx年11月15日,乔冠华登上第26届联合国大会讲坛,代表中国政府发表演讲,这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时刻。当代表团团员步入会场时,会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乔冠华和代表团成员沉稳地走到中国代表席位上入座,从而宣告了一个伟大历史时刻的到来。 这时,大会主席宣布请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先生讲话,会场顿时响起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身着灰黑色中山装的乔冠华健步走上讲坛,全场静了下来。乔冠华开始了近40分钟的讲演,他入情入理地分析国际形势,表达对亚非拉国家的敬意,同时批评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行径。演讲完毕,大厅里爆发出更为热烈的掌声。 这时,主席宣布暂停大会一般辩论,由各国代表致词,欢迎中国代表团的到来。亚非拉国家代表的致词热烈感人,他们都称赞伟大中国重返联合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就连几个长期阻挠恢复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西方国家代表也不得不上台祝贺一番。 几十个国家的代表在大会厅内排起长队,纷纷向乔冠华团长表示祝贺。这种祝贺仪式持续了几个钟头,加之各国代表上台祝贺,前后约两天左右。历史已经把这一时刻永远记录在联合国的档案里。用路透社记者的一句话来说:“乔冠华的发言成了联合国的最强音。” 从19xx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及其一切机构的合法席位,至今已经过去了25个春秋。在这期间,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今天,在联合国的几乎所有机构里都可以看到中国代表的身影,并以充满活力的姿态发挥着中国作为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作用。我作为这一历程的目击者,记下这一段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过程、影响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外交上孤立、经济上封锁、贸易上禁运、军事上颠覆等扼杀政策。但从20世纪xx年代后期起,世界形势发生变化,推动两国关系缓和。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长期遏制中国政策失灵,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上升。美国国内也有改善中美关系的呼声。中国在20世纪xx年代,与苏联关系恶化,苏联在中国北部陈兵百万,改善中美关系有利于对付苏联压力。同时,为了解决台湾问题,也需要改善中美关系。 过程:双方表露出交往的意向:尼克松对《时代周刊》发表谈话,19xx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斯诺并向他华盛顿:“如果尼克松到中国来,我愿意同他谈,谈得成也行,谈不成也行。”表明两国领导人愿意坐到一起交谈。19xx年4月,周恩来根据毛泽东决策,指示有关部门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乒乓外交打开了友好交往的大门。19xx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打了前阵,双方同时发布的消息震惊了世界。19xx年2月,尼克松访华,毛泽东同他进行了会谈并交换意见。19xx年2月28日,中美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美国在公报上声明:“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19xx年底,中美发表建交公报。19xx年中美建交。 影响:中美关系的改正是中国外交好转的关键因素,它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正,使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热潮,彻底打破了美国长期孤立中国的政策。中美关系正常化,结束了中美长期敌对和对峙,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安全和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台湾回归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高中试卷,高中试卷网,高中语文试卷,试卷试题 - 高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