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说课评课初中说课评课初中生物说课稿:《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说课稿» 正文

初中生物说课稿:《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说课稿

[03-15 01:55:35]   来源:http://www.xxk123.com  初中说课评课   阅读:8364

导读:一、教材分析 ⑴教材内容、地位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8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中第1小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包括3个方面:1、微生物的特点;2、微生物的种类;3、微生物的生活。 在初中生物学阶段,本节内容是学生了解微生物的第一课,在课程标准中虽没有独立的体现,却与今后授课的内容有着密切联系,特别对于十大主题中的《生物技术》,有一种奠基的作用。 ⑵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简述什么是微生物,列举常见微生物的类型; 2.概述微生物的生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3.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和收集相关的资料,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的精神、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让学生课堂发言,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信息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这是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学会辩证地分析事情、看待问题的 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微生物及其种类 2.微生物的代谢类型、繁殖特点 3.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1.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 2.

初中生物说课稿:《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说课稿,标签:初中数学评课稿,初中语文评课稿,http://www.xxk123.com

一、教材分析 
⑴教材内容、地位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8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中第1小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包括3个方面:1、微生物的特点;2、微生物的种类;3、微生物的生活。 
在初中生物学阶段,本节内容是学生了解微生物的第一课,在课程标准中虽没有独立的体现,却与今后授课的内容有着密切联系,特别对于十大主题中的《生物技术》,有一种奠基的作用。 
⑵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简述什么是微生物,列举常见微生物的类型; 
2.概述微生物的生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3.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和收集相关的资料,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的精神、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让学生课堂发言,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信息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这是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学会辩证地分析事情、看待问题的 
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微生物及其种类 
2.微生物的代谢类型、繁殖特点 
3.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1.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 
2.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于微生物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真正准确认识的学生并不多。而本节知识涉及的几乎都是微观生物,对于学生的掌握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抽象的理解有困难,但是形象的理解相对则比较容易。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直观的图片演示,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可以纠正、加强他们的认识。对于教材中安排的探究性活动,平时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缺少足够的实践,虽然有探究的积极性,但探究的科学性把握不到位,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 
三、教学准备 
制作相关多媒体课件;提前准备分发实验材料;提前布置探究性活动 
四、教法学法 
【教法】 
本节课我采用的不是传统的注入式,而是结合了多媒体直观教学(特别是图片),通过问题衔接知识点,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活动结论,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学法】 
小组合作:上课之前学生按事先分组,进行探究活动 
课堂交流:师生交流,学生学会在教师引导下归纳总结知识点。 
小组交流,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分析选择,培养综合能力。 
自主学习:课后学生收集相关材料,完成“假如地球上没有微生”活 
动,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教学程序 
1.临境入兴,激发动机(预计耗时5分钟) 
以情境图片、文章开篇,联系生活实际,展示部分生活中比较常见、常接触的微生物现象。简要介绍、讨论这些微生物现象,让学生对微生物有一整体的了解。以问题串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经历,激发学习的兴趣,引入教学主题。 
2.归纳小结,直击主题(预计耗时10分钟) 
通过学生讨论,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归纳出“什么是微生物”,即生物圈中,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提示学生三个关于微生物的要点,突出重点。同时进行知识延伸拓展,要求学生再举例,教师稍作评价。 
通过比较不同的图片,提出微生物的分类。按细胞结构特点,分别展示单细胞微生物、多细胞微生物、无细胞结构微生物。 
⑴单细胞微生物:展示其相关图片,提示学生注意只有一个细胞组成的特点,最后展示细菌时,分别展示细菌的不同形态。 
⑵多细胞微生物:展示其相关图片,提示学生这类微生物细胞组成特点,解释大型真菌和微生物的关系。 
⑶无细胞结构微生物:展示其相关图片,提示学生此类微生物没有细胞结构,为简介其营寄生生活埋下伏笔。 
问题再引入,提出微生物的生活场所,学生回答,教师简要评价小结。 
微生物主要的活动场所——土壤;微生物活动的重要场所——动植物的体表和体内;其他恶劣环境。 

[1] [2]  下一页


Tag:初中说课评课初中数学评课稿,初中语文评课稿说课评课 - 初中说课评课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