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这一方式进行评价的关键在于一开始教师要指导学生操作,不能流于形式。当习惯成自然后,操作起来就简便了。
我们通过以上方式,建立起了“四级评价”体系:一是自我评价,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自己找准今后的努力方向。二是同伴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了解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在今后的学习中自我完善。三是教师评价,教师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进一步发展。四是家长参与,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业水平,提出希望,并配合学校教学。同时,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外学习表现,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四级评价”体系中,教师必须从评价重围中跳出,站在评价的制高点上,并关注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这既是减轻教师负担的可行方式,更是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自我意识也是一个重要的智能领域。能正确地评价自己,能准确地找好自己在人群中、社会上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已经危机四伏却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不可能有好的发展。自我意识也不是天生的,学会自我评价就是发展自我意识智能的重要途径。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很可能不会评价自己,教师不应该学生不会就忽视这环节。可以“重过程、轻结果”。在反复的操练中完成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自评能力、自控能力的形成。从而促使学生真正提高达到教学评价的至高目标。
2、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评价建议中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即过程评价,他包含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的评价,学习兴趣、习惯的评价等。为了便于操作,我们把过程评价理解为在一个较长学习过程中,分阶段对每一阶段内的学业水平所进行的终结评价,由这些多个阶段性评价组成整个过程评价。
我们所进行的每篇课文学完后的学生自我评价。相对于这篇课文的学习来说就是终结性评价。而对于单元或学期来说就是过程评价,为使过程与终结评价相结合,我们在单元学习内容结束后,让学生再一次进行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
表3:单元学习情况评价表
第几课
自检
(每一项都会了就涂一颗星)
互检
(每一项都会了就涂一颗星)
第1课
1.会读11个生字☆
2.会背《画》☆
3.会听写4个生字☆
1.会读11个生字☆
2.会背《画》☆
3.会听写4个生字☆
第2课
1.会认11个生字☆
2.会背《四季》☆
3.会听写4个字☆
1.会认11个生字☆
2.会背《四季》☆
3.会听写4个字☆
第3课
1.会认12个生字☆
2.会背《小小竹排江中游》☆
3.会听写3个生字☆
1.会认12个生字☆
2.会背《小小竹排江中游》☆
3.会听写3个生字☆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