⑵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⑶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⑷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⑸ 莲,花之君子者也。
三、简答题
1、从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
2.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3.根据文章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4.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5. 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
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6、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
7、文章三次用菊和牡丹衬托莲,各有什么作用?
《两小儿辩日》
⒈解释下列句子中词的意思。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⑵及日中则如盘盂
⑶日初出沧沧凉凉 ⑷孔子不能决也。
⑸孰为汝多知乎 ⑹及其日中如探汤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孔子不能决也。 ⑵孰为汝多知乎
⑶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⑷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3、填空简答。
1、《两小儿辩日》选自《 》,据说是___朝____所作,但可能是后人假托的。
《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天中太阳大小的变化情况,一个从__角度出发,一个2、从__角度出发,故得出相反的结论。说明了____、____道理,表现了他们____的可贵精神。
3、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请写出你所得到的一种启示。
4、两小儿能对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
5.问题探究——“孔子不能决也”说明了什么?
《赵普》练习题
1、《赵普》选自《 》,赵普,字 , 代著名 家,自古有“ ”的说法,文中“太祖”指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寡学术 (2)手不释卷 (3)每归私第 (4)阖户启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