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试题八年级语文试题“凡三往,乃见”质疑 阅读答案» 正文

“凡三往,乃见”质疑 阅读答案

[01-09 05:40:18]   来源:http://www.xxk123.com  八年级语文试题   阅读:8991

导读: (3分) A. 成语“三顾茅庐”起源于《三国演义》37、38回刘备拜见诸葛亮的情节。B. 据《前出师表》,作者认为“三顾一见”的说法是出于陈寿的臆测与杜撰。C. 第三段列举赵翼《廿二史箚记》卷六的语句证明陈寿“下笔不苟”的特点。D. 作者认同尹韵公先生、易中天先生等认为“乃”是“于是、就”的意思。16.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7分) (1)从本文的写作中,你在做学问的态度方面受到了怎样的启发?(2分) (2)请问刘备从拜访到诸葛亮应邀出山的过程中,总共见到了诸葛亮多少次?(要求:从本文中找出理据进行分析,并阐明你的观点。)(5分) www.xxk123.com 参考答案:15.C选项是正确选项,考了两个层面,内容与论证方法。(A选项,学生粗心会发现不了第一段后面叙述的《三国志》,甚至也看不到第二段说的《前出师表》才是三顾茅庐的出处。B选项之误参见第二段“三顾一见的说法是出于陈寿的臆测和杜撰?

“凡三往,乃见”质疑 阅读答案,标签:语文试题,http://www.xxk123.com
      (3分)

     A. 成语“三顾茅庐”起源于《三国演义》37、38回刘备拜见诸葛亮的情节。

B. 据《前出师表》,作者认为“三顾一见”的说法是出于陈寿的臆测与杜撰。

C. 第三段列举赵翼《廿二史箚记》卷六的语句证明陈寿“下笔不苟”的特点。

D. 作者认同尹韵公先生、易中天先生等认为“乃”是“于是、就”的意思。

16.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7分)

   (1)从本文的写作中,你在做学问的态度方面受到了怎样的启发?(2分)

 

   (2)请问刘备从拜访到诸葛亮应邀出山的过程中,总共见到了诸葛亮多少次?(要求:从本文中找出理据进行分析,并阐明你的观点。)(5分)


www.xxk123.com

参考答案:

15.C选项是正确选项,考了两个层面,内容与论证方法。(A选项,学生粗心会发现不了第一段后面叙述的《三国志》,甚至也看不到第二段说的《前出师表》才是三顾茅庐的出处。B选项之误参见第二段“三顾一见的说法是出于陈寿的臆测和杜撰?似乎也可能性不大。”第三段也直白说出“显然,以陈寿之严谨,“凡三往乃见”不应该是他的臆测、杜撰”。D选项只需细心阅读第三段即能判断。)

16.(1)要大胆质疑,小心求证。(意合即可)(2分)

     (2)3次。回答一定要能从文中找出论据支撑,并言之成理。(可参看以下分析)    

      [答案分析:作者认为刘备“凡三往”,就明确说刘备总共三次拜访了诸葛亮,故凡答“1次”、“两次”或“超过三次”等都是错误的。但作者不认为刘备拜访了三次是直到第三次才和诸葛亮见面交谈的,因为诸葛亮“绝不可能一次面谈即应邀出山”,“两人应该有过多次‘草庐之中’的交谈”。可见,《三国志》所记载的“隆中对”只是这三次见面中的其中一次(可能是第一次见面,因为“乃见”是“刚刚见面”之义;但更有可能是第三次,因为经过了前两次的见面,这葛亮对刘备才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故这一次见面才会向刘备全盘托出自己的统一天下战略)详细记录而已,至于其它的两次(第一次、第二次或第二、第三次)见面过程史书则没有记录而已(古书行文求简,很可能是没有必要记录)。需要注意的是,两人见面不可能是“两次”,原因是如上如果仅有“两次”,也还是不能成为“多次”的。因此,文中所说的“多次”就是“三次”,这是确定无疑的。]

答案示例:“3次”,根据最后一段:“因此,《三国志》的上面几句可以翻译成:‘于是先主就去拜访了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刚刚见面,(刘备)就屏退了身边的人说:……’”也就是刘备总共去了3次。


上一页  [1] [2] 


Tag:八年级语文试题语文试题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试题 - 八年级语文试题
《“凡三往,乃见”质疑 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