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与臣而将四矣。 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9、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 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 10、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秦王以大易小而安陵君为什么不答应? 是因为秦王提出以大易小,妄图吞并安陵君的土地。安陵君不答应,秦王不高兴,所以安陵君派他出使秦国。 11、秦王初见唐雎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对唐雎说话的?唐雎又是怎样劝说秦王的? 秦王显得很骄横,以一种指责的语气对待唐雎,唐雎以同安陵君保持一致的理由,义正词严地反驳了秦王,有理也有礼。 12、秦王开始接受了唐雎的劝告吗?他有什么反应? 秦王开始没有接受唐雎的劝告,而是怫然大怒,并以天子之怒来威胁唐雎。 13、面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唐雎害怕了吗?他是如何进行反击的? 唐雎威然不惧。他以布衣之怒针锋相对地驳斥了秦王的天子之怒。 14、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说明秦王害怕了。从侧面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 15、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 秦王要求“易地”是包藏祸心、企图吞并安陵郡 16、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 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他请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的占压倒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Tag:九年级语文试题,语文试题,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试题 - 九年级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