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学看123学习频道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试题高二语文试题《六国论》《阿房宫赋》同步练习与答案» 正文

《六国论》《阿房宫赋》同步练习与答案

[12-08 04:02:17]   来源:http://www.xxk123.com  高二语文试题   阅读:8127

导读:《六国论》《阿房宫赋》同步练习1. 解释下列句中的“以”字的异义或用法。① 不赂者以赂者丧( )② 秦以攻取之外( )③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④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②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③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④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 ⑤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 3.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 ②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 ③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 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 ⑤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的词语。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 今义: ②思厥先祖父。古义: 今义: ③至于颠覆,理宜固然。古义: 今义: ④且燕赵处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古义: 今义: ⑤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 今义: ⑥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 今义:

《六国论》《阿房宫赋》同步练习与答案,标签:语文试题,http://www.xxk123.com

《六国论》《阿房宫赋》同步练习

1.             解释下列句中的“以”字的异义或用法。

①     不赂者以赂者丧( )

②     秦以攻取之外( )

③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

④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

②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

③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

④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
  ⑤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
  3.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
  ②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
  ③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
  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
  ⑤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的词语。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 今义: 
  ②思厥先祖父。古义: 今义: 
  ③至于颠覆,理宜固然。古义: 今义: 
  ④且燕赵处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古义: 今义: 
  ⑤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 今义: 
  ⑥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 今义: 
  ⑦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义: 今义: 
  ⑧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义: 今义: 
  5.杜牧,字_______,号_______,晚唐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________合称为“小李杜”,有文集《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一)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秋,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始速祸焉( )②当与秦相较( )③洎牧以谗诛( )④终继五国迁灭( )
  7.选出与“义不赂秦”中“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并力西向
  B.日削月割
  C.不能独完
  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8.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译文: 
  (二)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9.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 [2]  下一页


Tag:高二语文试题语文试题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试题 - 高二语文试题
前一篇:错位 阅读答案

Copyright 学学看123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