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情感抒发角度:叶梦得的词作《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虽然核心写一“迷”字,但颇具“豪放之风”。这首词下阕有大段抒情,可谓回肠百结,沉郁苍凉。“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词人胸潮翻滚,苦觅英杰,满腔孤苦郁闷。“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抚古思今,满腔悲怆,正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成”。这与苏东坡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与辛稼轩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异曲同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词人正面描绘、反面烘托,塑造出指挥若定、挥洒自如的英雄群像,寄托的正是自己慷慨激昂、意气勃发、建功报国的豪迈情怀。看来,这首词也真“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啊!
【例四】王国维语:“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下面这首《眼儿媚》和你读过的其他诗文中各举一例,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
眼儿媚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
[译词]
[延伸样例] “诗言志”,诗歌的基本属性是表达感情;而这感情主要是经由形象表达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揭示出古代诗歌创作的这一艺术规律。所谓“景语”即形象,所谓“情语”即感情。这句名言,一方面说明了诗歌中的所有形象都是为了表达感情而塑造,另一方面也说明诗人的感情大多是经由诗歌形象来表达。化虚为实,正是中国古代诗词的精髓。这首宋代无名氏的词作《眼儿媚》,鲜明地印证着王国维先生对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真知灼见。
词作开篇就描绘出江上荻花萧萧、声景交融的总体画面,并表明了这清秋景色勾引出许多愁绪。接着转换出三个特写镜头,传达出愁绪的具体内容:纵观残阳将落,人生易逝;横看新雁南飞,故人分离;而那一叶扁舟,摇摇荡荡,既如命运浮沉,又似情怀动荡。一组形象,无不传情,融成抑郁纠葛的意境。触目所见,怎一个“愁”字了得!也正因为诗人心绪不宁,愁绪难消,惜别无奈,才这样感知着秋暮荻花,这样描摹落日、归雁和扁舟,这样的满目皆愁啊。
吟哦这一首无名氏的《眼儿媚》,思忖着王国维“景语情语”的至理名言,我不由想起北宋词人贺铸《青玉案》里的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词句连用三个比喻,或者说,连用三个“景语”营造暮春意境,表达“闲愁”之“情语”。“一川烟草”,描摹“闲愁”之感的凄楚迷离;“满城飞絮”传达“闲愁”之绪的弥漫无依;“梅子黄时雨”寄托“闲愁”之情的缠绵不尽。将难以传达的虚的感情,转化为可见可触可品的实的景物,给读者以真切的艺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