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相对全省水平来说较快,但总量仍偏低,特别是人均生产总值较低。二是生产力水平不高,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比较突出。三是电煤供应紧张,民用煤量少价高的矛盾仍突出。四是少数县对项目管理重视不够,未能严格执行项目“四制”,影响了一些项目的及时开工。五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具有不稳定性,移民及失地农民后期生产生活扶持的工作量大。六是基础设施仍较脆弱。农村生产生活问题的解决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七是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跨越式发展目标的难度较大。八是我区虽然人口多,但消费水平一直较低,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拉动不强,消费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八是目前全社会固定资产虽然保持超额完成,但是没有大项目的支撑,要继续保持强劲增长还有一定的难度。九是投资环境亟待改善,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扯皮掣肘甚至吃拿卡要的事仍有发生。
二、20xx年发展改革的主要工作
20xx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开好头、起好步,对实现我区经济快速发展和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刚刚结束的全区工作会议,提出了今年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及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试验区“三大主题”,继续抢抓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机遇,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切实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合理开发优势资源,培育壮大支柱产业,进一步提升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
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5以上,第二产业增长20以上,第三产业增长15以上;力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5%以上;粮食总产量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60元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2‰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降低5。要实现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发展和改革系统负有义不容辞的职责。为此,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做好“三农”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从我区农村实际出发,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继续巩固和实施好优质玉米、脱毒马铃薯、夏秋反季节蔬菜、“双低”油菜“四个百万亩”高产示范工程和粮食增产工程、沼气工程、集雨工程等项目建设的同时,以粮食安全为中心,结构调整为主线,农民增收为目标,稳定粮食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提高农业科技的普及覆盖率、进村入户率、技术到位率,力争在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高产、绿肥良种选育及综合利用技术、吨粮土开发、脱毒马铃薯种薯高产超高产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严格保护耕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切实提高耕地质量。
第二,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一是巩固烤烟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兴烟,增加烟叶的单产和担均价,提高烤烟产业化经营水平。二是壮大生态畜牧业。以品改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猪、牛、羊、特种禽及水产品,狠抓饲料工业、牧草工业、兽药工业和乳品工业的发展,抓好基地县乡和规范化小区建设,积极构建市场体系和营销体系,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努力实现畜牧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三是发展特色产业。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培育毕节特有或已有一定特色的生物品种,重点培育中药材、油菜、荞麦、核桃、马铃薯、反季节蔬菜、茶叶等特色产业。四是抓好劳务产业。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和有序输出的力度,着力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努力减少农民的数量。五是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六是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