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首战告捷。按照国家“将保障农村群众饮水安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务工作重点”的要
求和部署,我们积极推进了由饮水解困工程建设向饮水安全工作的转变,组织开展了全市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价工作,全面摸清了农村饮水安全情况,通过了国家及省联合调查评估小组的复核评估。同时,我们狠抓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投入资金2136万元,新打水源井121眼,其中完成“四个一”标准的105处,自来水配套入户80处,解决了8.62万人的饮水安全。
(六)城乡水环境得到新的改善。一年来,我们继续推进了以小流域综合治理、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为主要措施的水保工程建设,投入资金607万元,治理重点小流域15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0万亩。在城区,我们秉承人水相亲、人水和谐的理念,重点组织实施了xx南侧清淤疏浚暨泄洪渠开挖工程,把防洪工程建设与环境景观建设有机结合,在x办公楼南侧建成了水域面积2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湖内堆筑3座人工小岛,为我市新增一处生态景观;进一步加强了内河和滩涂管理工作,对“三沟”进行了清淤疏浚,促进了内河环境的优美整洁;开展了城区滩涂现状调查及滩地地籍工作,对沿江滩涂进行了全面清理,保证了滩涂环境干净整洁。加强了河道和采砂管理,对重点江段实行24小时监管,取缔违法采砂吊船30艘,收缴砂源费30万元。
(七)依法治水工作继续深化。全市各级水务部门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四五”普法等有利契机,开展了大规模的水法规宣传,增强了全社会的水法规意识;加强了执法队伍建设,举行了水行政执法培训,组建了水政监察队伍;推进了河道立法工作,《xx市河道管理条例》正式通过省人大批准,预计3月份颁布实施;加大了执法力度,对违法采砂、非法卸沙、浪费用水、违章建井、河道滩涂私建滥建等违法行为开展了专项打击,全年共查处水事案件108起,保证了水事活动的正常开展。
(八)水污染防控工作取得全面胜利。20xx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苯胺车间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松花江水体严重污染,使我市面临前所未有的供水危机。在突如其来的重大污染事件面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统一指挥,沿江各地迅速行动,全面打响了“战污染、保供水”战役。在城区,我们紧急征用地下水井918眼,临时应急审本文来源于文秘公文网网-http://(www.xxk123.com)批开凿新井125眼,使全市地下水日供水量达到40万立方米,保证了城市供热、供电、医院、消防等特殊行业和居民用水,将停水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在整个应对处置松花江水体重大污染的战斗中,水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夜以继日、废寝忘食、连续奋战,沉着、果断、科学、有效应对,以实际行动实践了水务人“献身、负责、求实”的行业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扬。
(九)先进性教育取得丰硕成果。按照市委的部署,全市水务系统深入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系统地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查找并解决了一批影响改革发展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水务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广大党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进一步坚定,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企业改革、信访、安全、老干部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总之,我们全面完成了20xx年各项工作目标,为“十五”计划划上了圆满句号。回顾“十五”期间水务发展历程:我们以深化改革为契机,实现了全市水务一体化管理,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供了体制保障;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完成水利投资13.17亿元,建设防洪、灌溉、水库、水保等重点工程1000多项,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务支撑和保障;以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为目标,战胜了连续4年的较大干旱,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以保障防洪安全为重点,全面开展了以松干堤防消险加固和升级达标为主的防洪工程建设,从根本上提高了防洪能力;以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为主攻方向,强力实施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人畜饮水井707眼,解决了39万人的饮水困难;以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优化配置为统领,加强了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工作,使城区地下水漏斗得到逐步恢复,工农业节水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以保障生态安全、遏制水土流失为出发点,积极推进了小流域治理、黑土区综合防治、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工程建设,治理重点小流域50多条、水土流失面积278万亩,改善了全市生态环境;以强化依法治水为根本措施,加大了配套法规建设和执法力度,五年间制定出台专业法规4部,打击和处理各类违法案件1430起,使水务管理步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保证了水事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可以说,新世纪之初的这五年,是我市水利改革不断深化的五年,是水利建设加快发展的五年,是各项工作取得辉煌成果的五年。回顾五年的治水实践,我们有五条基本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并长期坚持下去:一是始终坚持用治水理念的突破和治水理论的深化指导治水实践。五年来,通过不断探索、总结、反思,我们积极将“人与自然和谐”、“人水相亲、人水两利”、“洪水资源利用”等新的理念赋予治水实践:在防洪上,注重将防洪工程建设与打造生态景观相结合,努力做到建一处工程、造一道景观;在抗旱上,注重调整结构,以水定供,主动抗旱;在用水上,注重节约用水、生态用水;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追求和谐相处,注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自然生态修复能力等等,走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二是始终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确定水务工作的重点。坚持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紧紧抓住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全面组织实施了松干堤防消险加固和升级达标、病险水库除险、农村饮水解困、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等工程建设,这些都是符合全市人民根本利益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有力促成了举全市之力、团结治水、大打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攻坚战的格局。三是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水利发展的动力。始终坚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解放思想,锐意改革,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水利建设的组织体制、建管机制、投入机制,既有效保证了高强度、高质量水利建设的顺利实施,又有效促进了水利更好地融入市场体系。四是始终坚持用科学技术武装水利。注重以科技化带动水利现代化,推广应用了防渗技术、节水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一大批现代科技手段,大大提高了全市水利科技含量和水利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了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五是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注重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行业文明创建工作,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培养造就了一支昂扬向上、奋发有为、能打善拼、勇于奉献的水务队伍,为水务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和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