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积极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今年我市水利工程建设任务仍很繁重,特别是一些重点工程涉及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关注程度较高。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务必提高认识,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年度工程任务全面完成。重点工程主要包括:加快城市后备水源建设,认真做好xx水库消险加固和供水工程前期工作,力争供水工程开工建设;继续加大推进力度,完成xx水库消险加固和xx水库收尾工程建设;加快大型灌区建设,抓好xx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任务;积极推进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争xx水库立项投资;重点组织实施好xx堤及xx堤防亚行贷款工程、xx塌岸加固工程,进一步提高防洪标准。
(四)大力强化水资源管理。以创建节水型社会工作为统领,继续强化水资源管理,全面开展试点建设的各项工作。要按照全国“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工作大纲的要求,重点编制《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围绕治理松花江水污染,对城区及8个沿江县(市)地下水水质进行不同距离、不同深度的检测,以便进行相应的防治;进一步加强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工作,在城区积极拓宽计划用水管理范围,协调落实节水设施建设“三同时”规定,加大企业节水改造项目建设力度,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14,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水量达到3.4亿立方米,年节水1900万立方米。大力推广中水回用设施建设,通过BOT方式加强居民小区中水设施建设,力争出台《xx市中水设施管理办法》。深化创建节水型农业活动,推广节水灌溉面积380万亩,完成水田节水控制灌溉面积2000亩。争取国家和省级旱田节水灌溉项目3项,推广座水点灌面积390万亩,进一步缓解用水紧张状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五)深入开展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各地要认真组织,科学安排,确保农村饮水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全市计划新打饮水井100眼,解决100个村屯、4.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工程入户率达到100。积极处置水污染事件带来的影响,组织各县(市)沿江村屯补打深水井,建设必要的引水工程,搞好替代水源建设,防止人畜饮用污染水、用污染水灌溉农田。同时,积极探索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机制,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的要求,认真抓好县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尤其要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储备,以便为开展“民办公助”试点工作和及时申报建设补助专项资金打下良好基础。
(六)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继续按照建设与巩固并重的原则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促进生态城市建设。要加强预防监督,落实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进一步控制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要继续抓好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组织开展以大流域为骨干,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任务,严格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全年计划治理10条省市重点小流域,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0万亩。同时继续推广以县(市)为单位的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工程建设,保护和合理利用当地水土资源,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七)切实做好供排水管理。供排水管理是水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去年应对处置水污染事件中,各县(市)广大供水部门干部职工紧急动员、埋头苦干、努力拼搏、科学治水,集中展现了水务人的良好形象。我们一定要继续发扬这种精神,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推动城镇供排水事业快速发展。各县(市)要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高度重视水污染治理的契机,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快城镇供排水工程建设和改造。单一水源城镇要加大开辟新水源、建设新水厂和更新改造陈旧供水管网的力度,努力增加供水能力,提高供水普及率。有条件的县镇要积极建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厂,新建和改造城镇排水设施和管网,提高排水普及率。要尽快按照国家政策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调整不合理的水价,尽快解决供水企业政策性亏损问题,提高供排水企业经营效益。要加快推进供排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行特许经营。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供排水企业的经营管理,努力扩大公共供水服务范围,加强供水水质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全市水务系统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始终注意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不断深化先进性教育整改成果,切实增强执政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认真做好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密切联系群众;重视和加强安全生产和信访工作,大力推进平安水务系统建设;坚持不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行业风尚,为促进水务事业加快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同志们,做好“十一五”和20xx年水务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水利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开创我市“十一五”水务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全面做好十一五水务工作》来源于文秘公文网网,欢迎阅读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全面做好十一五水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