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快村镇建设事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随着全市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各项支农措施落实,村镇建设事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要立足行业实际,以提高小拐乡和乌尔禾乡群众生活质量为出发点,进一步做好村镇规划建设,着力开展村庄整治工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我们要在总结20xx年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把村庄整治工作引向深入,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积极探索建设、管理和养护的新机制,进一步改善乡村交通环境。要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逐步将市政公用设施向郊区农村延伸,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大村庄环境治理工作力度,塑造卫生整洁的村容村貌。要积极开展农牧民建筑技术技能培训,促进农牧民增收。要加强村镇建设管理队伍建设,引导农民建立村庄公共设施运行和维护、环境卫生管理等方面的民主管理、自我服务机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好服务。要把村庄整治工作与促进城乡一体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有效推动和谐农村建设。
五、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全面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
加快城区绿网建设,打造绿色环城生态圈。今年,中心城区要完成“绿地系统规划”、“绿化管网规划”的编制工作,要加快实施西北生态林四期工程,独山子区、白碱滩区、乌尔禾区要继续完善环城生态防护林建设,实现“城在林中”的目标。各区要实施城区风景林工程,改变目前城区内见缝插绿的局面,建设连片绿地,形成“路在绿中,房在园中”的城区内部绿化格局。加强“绿线”管理,做好公园和绿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开展苗圃基地建设工作,彻底解决我市绿化树木采购问题。
大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推动城市绿化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今年,全市绿地率要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要继续组织开展好创建“花园式单位”、“花园式小区”活动,完善复查验收动态管理机制。大力推广《克拉玛依地区园林树木筛选及引种栽培试验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作为我市绿化树种的强制标准来执行。
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和财政资金的消耗。研究推广耐旱性、节水型的植物群落植物配置模式,要在节约上下功夫,在实用上做文章,真正实现科学建绿。要保持原有的生态绿地、水面、水系、苗圃、公园,注意充分利用本地树种、草种,以最少的改造或不改造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要追求绿量,物种要多,重点要突出,要把点线面有机结合,形成城市内部绿化的网络。
加快自治区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指导、帮助乌尔禾区加快“自治区园林城区”创建工作,使乌尔禾区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区”的目标早日实现。指导克拉玛依区、独山子区、白碱滩区加大绿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力度,向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区”、“国家生态园林城区”的目标迈进。
六、稳步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提高城镇环境治理水平
要稳步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步伐,研究制定支持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经济政策,进一步完善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的政策措施,根据资源的稀缺性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稳妥推进市政公用事业价格改革,推进垃圾、污水资源化利用。完善特许经营制度,健全监管体系,建立市政公用产品与服务标准,严格市场准入,规范经营行为。选择合适的市政公用项目实行特许经营,严格特许经营项目所有权的处分,除城市供水、供气、供热的源头设施、设备外,不得将特许经营项目的所有权出让、转让给特许经营者。要结合城镇供热体制改革,逐步推行“暗补”变“明补”,推进用热商品化和供热社会化,切实保障城镇低收入困难群体的采暖。加强市政公用事业监管和调控,完善应急保障体系,确保市政公用产品合格的供给与优质服务。
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今年是新一轮自治区城市“天山杯”竞赛活动年,自治区将总结经验,对竞赛考核方案和评比标准进行修订,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竞争性,引导各城市集约发展,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我市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城市“天山杯”竞赛活动长效机制,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改造城镇老居民区的供排水、燃气、公厕等设施,解决好城市背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脏、乱、差等问题,创造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
七、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机制。按照重心下移的原则,发挥区级部门在城管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和街道在城管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把城市管理任务层层分解,把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员,建立起市、区、街相互衔接、合理分工和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城市管理必须坚持群众参与的原则,通过完善“门前三包”等参与机制,确保城市管理的社会责任落到实处。加快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城市网格化管理试点,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城市高效能、精细化管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