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切实履行职能,在促进改善妇女儿童民生中取得新实效
积极参与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实施妇女儿童规划为抓手,以维护权益、办好实事为重点,推动解决突出问题,让妇女儿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启动实施“十二五”妇女儿童规划。明年各级要颁布实施妇女儿童“十二五”发展规划,这是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要积极做好新规划起步工作,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积极开展新规划启动宣传工作。要通过新闻发布会、规划宣传月、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利用多种媒体和渠道,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宣传新规划的内容和重要意义,宣传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成就,为实施新规划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抓紧建立新规划统计指标体系,分解目标任务,落实部门责任,实施重点项目,完善示范引导、项目运作、工作考核等机制,保障新规划开好局、起好步。抓好“两纲”终期监测评估成果运用。认真做好“两纲”终期监测评估,总结“两纲”实施经验,做好迎接全国评估检查准备工作。围绕妇女儿童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加强调查研究、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做好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为党委政府进一步制定促进性别平等的政策提供依据。
切实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实施以源头维权、社会化维权和实事化维权为主要内容的“巾帼维权行动”,加强维权机制、阵地和队伍建设。坚持维权在源头。主动跟进立法和政府决策进程,当好妇女利益的代表者。针对《妇女法》执法检查中反映出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协调有关部门,加大督办力度,落实好妇女参政议政、劳动保护、土地承包等权益。明年省人大将视察《妇女法》实施情况,各级要积极推动人大、政协及有关部门开展视察和专项检查。制定实施妇联系统“六五”普法规划,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妇女知法、用法。坚持维权在基层。加强基层维权站点建设,借助各级为民服务大厅和综治维稳中心等基层服务平台,推动将妇女维权工作纳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整体工作网络,提高基层维权站点建设的覆盖率。深入开展争创妇女维权服务示范站、优秀妇女维权岗活动,发展维权志愿者队伍,凝聚社会力量共同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坚持维权在身边。规范妇联信访工作,充分发挥12338妇女维权热线的作用,使之成为妇女的求助热线、妇联的知情热线,将维权服务送到广大妇女身边。
积极推进女性进“两委”工作。明年,我省将集中进行第十届村级组织换届,这是推动女性进“两委”的重要契机。各级要抓住机遇,早着手、早安排、早介入,努力提高女性进“两委”比例。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推动在村“两委”换届意见中对女性当选作出明确规定,为女性进“两委”提供政策保障。做好调查摸底、组织动员、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妇女参选意识和竞选能力。制定工作方案和预案,把握关键环节,加强督查指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力争所有的村委会中至少有一名女性,提高女性进村党支部和担任“两委”正职的比例。
切实为妇女儿童办实事。推动建立办实事长效机制,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条件,为妇女儿童办好事、解难事。明年是农村妇女“两癌”检查试点项目实施的最后一年,要确保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同时进一步争取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扩大检查覆盖面。要探索多渠道治疗和救助模式,推动将农村妇女“两癌”治疗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民政部门大病救助保障体系,并通过争取社会慈善救助、设立专项基金等,缓解贫困妇女治病难问题。继续开展贫困母亲救助、特困女大学生助学、“春蕾计划”、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等公益活动,积极争取、实施妇女儿童公益项目,更好地运用社会和公共资源服务困难妇女儿童。
(四)坚持党群共建,推进妇联组织建设实现新发展
扎实推进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确定20xx年为“妇联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年”,紧紧依靠党建带妇建,推动共建组织、共建队伍、共建阵地,落实有人干事、有阵地做事、有钱办事,努力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覆盖广泛、服务高效、充满活力的妇女群众组织。
以党建带动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积极争取党委重视支持,推动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格局,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考核,形成制度,抓好落实。积极创新妇联基层组织设置,壮大“两新”妇女组织,发展妇女联谊组织,不断扩大妇联在妇女群体中的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和服务覆盖。
以党建带动妇联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选好配强基层妇联干部,选拔优秀女性到乡镇(街道)、社区妇联和村妇代会任职。推动符合换届条件的村妇代会进行换届。大力推进村妇代会主任和社区妇联主席进“两委”。加强基层妇联干部能力建设,“十二五”期间,对基层妇联干部普遍轮训一遍。明年要对换届后的村妇代会主任进行任职培训。继续实施“女大学生村官成才支持行动”,宣传树立一批优秀典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