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新技术,完成全膜双垄沟播玉米20万亩、全膜穴播小麦12万亩,确保粮食产量稳中有增。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在渭河川道区发展设施蔬菜,在浅山区发展地膜蔬菜和复种蔬菜,在南后山区发展豆菜,新增蔬菜面积1万亩。重点在谢家湾大道坡、大石榆川流域、八里湾城峪沟流域、大庄松树岔流域、安远后川沟流域新建优质果园5万亩。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10个,发展规模养殖场6个。扶持发展辣椒、花卉、大葱等特色产业,积极做好农产品认证工作。采取政府出资、企业入股的办法,建立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扶持发展2-3个规模较大、带动力较强的农产品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突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尽快实现项目区全部通水;积极做好前期工作,争取立项实施东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认真组织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完成6条灌渠维修改造和谢家湾大道坡提灌工程,加强建后管理,确保发挥效益;新修苟家庄铁路桥至渭水峪峡口段渭河堤防19.5公里、散渡河堤防7公里、藉河堤防5公里;整合项目,在安远镇后川沟、谢家湾乡沟滩、金山乡西沟、大石乡冰滩四大流域新修梯田3.8万亩,综合治理小流域35平方公里;认真抓好水利普查工作。以天定高速公路沿线为重点,实施沙沟补植补造、北山绿化等林业生态工程,完成各类造林3万亩,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新建沼气口,强化后续服务管理,提高“三沼”综合利用效益。加强气象监测预报,提高增雨防雹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六峰、大石新农村示范带和磐安、大像山两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区为重点,整合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生态功能区建设等项目,积极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培育、文明意识提升“四大工程”,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以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全力实施好3个流域13个村的整村推进项目,认真抓好社会帮扶和世行贷款回收工作,年内实现1.2万贫困人口减贫目标。以劳务培训、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强有组织劳务输转,全年输转劳务13万人次以上,创劳务收入11亿元以上。
3、努力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县财政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工业园区发展,启动六峰工业园二期建设,完善二十铺--磐安工业园基础设施。加快入园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期建成投产。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建立入园企业准入制度和“一站式”服务制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年内新引进入园企业5户以上。
扶持壮大地方工业。支持大唐甘谷发电厂、甘谷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达产达标,努力提高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抢抓国家金融政策倾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机遇,扶持传统企业技术改造,引进新工艺,开发新产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支持县内民营企业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积极挖掘民间资本,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鼓励产业大户和经济能人领办创办经济实体。
积极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大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创新机制,实施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对高耗能和重点排污企业的监管,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4、进一步加强城乡建设与管理
加快城西区开发建设步伐。完成316国道姜维广场至杨赵段道路、天定高速县城出口辅道、沙沟大桥至新城路3条道路改造建设,完成两个明洞渡槽改造、沙沟大桥建设和五里铺村安置楼建设工程,加快建设大像山公园,引资建设仿古商业步行街。
配套完善城市功能。完成污水处理厂和滨河公园建设,加快建设城区供水管网工程;加强房地产管理,有序推进南滨河路和冀城路两侧开发建设;多渠道融资,完善市政公用设施,争取实施冀城路集中供热工程,协调推进城区绿化、亮化、美化工程。
强化城乡综合管理。切实加强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尽快完成县城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维护规划的自觉性。明确职责,靠实责任,下定决心,集中攻坚,在全县范围内依法开展违法占地清查整治活动,严厉打击抢修乱建、非法卖买土地行为,坚决取缔土地隐形市场。进一步巩固城区环境秩序整治成果,实行划段包干管理,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完善长效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按照突出特色、扩大规模、完善功能、培育产业的思路,重点抓好磐安、六峰、安远、大石、礼辛、金山等小城镇建设。多方融资、打破村界、统一规划,在渭河川道区选择适当区域,率先建设农村居民新区,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