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权困境
城中村大量违法建筑的存在与土地产权的特殊性,令改造陷入两难境地;如果承认违法建筑的产权,则鼓励了违法行为,会引起新的抢建,而且城市环境也不允许;如果不承认产权,考虑到法律依据不足及违法行为的普遍性,对该部分违章建筑难以强制拆除,令改造无法进行。
(二)规划困境
城中村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开发强度大,目前城中村平均容积接近0。03人/平米,市政公用设施赊欠账多。在城区已无空地可以置换的情况下,在城中村范围内即便维持现有的开发强度,也难以达到改善城市环境的要求,而要维持这种起码的城市环境标准,不仅开发商无利可图,业主也不易接受。
(三)拆迁补偿困境
城中村住宅面积大,建筑成本高,每年还
可以为业主带来相当可观的租金收益,需要补偿安置的资金数额巨大,这给改造单位带来巨大的改造成本(包括交易成本)与风险,令开发商望而却步。
(四)土地供应困境
为保证改造单位在改造中有赢利或至少不亏损,政府需要给改造单位实行大幅度的地价优惠,或进行大量资金补贴,这不仅影响到地价收益,进而延缓城市建设步伐,而且容易造成土地供应失控,冲击商品房市场。
三、加强“城中村”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思考
“城中村”不是被城市遗忘的角落,就其本质来说,它是落后或偏离于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城中村”问题同样也是西方国家城市的“痛”。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城中村”消防安全水平,预防和控制火灾事故的发生,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科学规划城中村建设
城市规划时城市建设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城中村各项改造应以规划改造为龙头,根据城市的特色和具体实际,坚持规划先行,注重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从房屋布局、道路系统得改造、公共服务、绿化通风条件的改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等方面着手,突破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局限,坚决制止违章建设,要兼顾经济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使城中村与城市真正融为一体。
(二)建立管理整治“城中村”的长效机制
“城中村”作为城市管理的基本载体,日益成为个人、家庭与社会、集体、单位联系的重要纽带。“城中村”消防工作越来越多成为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城中村”中,消防基础设施薄弱、滞后,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脆弱,已成为消防工作面临的尖锐矛盾,必须建立管理整治“城中村”的长效机制加以解决。对原有建筑物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原则,采取边检查、边指导、边督促的方式,通过部门联合执法、信息通报以及定期汇报政府等机制,强力推进火灾隐患的整改。在检查、整改中,实行“发现一家、挂牌一家、销案一家”的办法,坚决减少火灾隐患的存量。对新建建筑物严把审核关、加大施工过程检查力度,坚持“零隐患”标准。
(三)建立健全“城中村”消防安全联防机制和联动机制
要依托各“城中村”村委会,加快建立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消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各“城中村”村委会都要成立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城中村”消防安全巡查、村民家庭和单位的防火检查,对“城中村”内消防设施器材进行为维护保养,督促“城中村”内单位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和灭火预案等工作。各“城中村”都要组建专门消防安全队伍,配备专(兼)职防火人员,将防火消防安全管理纳入到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自防自救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中村”消防工作各项制度,建立和完善“城中村”消防安全检查、巡查机制,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机制等各项制度,形成以街道办事处为主导,“城中村”村委会为依托,驻村单位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城中村”消防工作运行机制。
(四)加强“城中村”公共消防设施建设
基层政府要认真按照《中国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有关规定,把“城中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纳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同步实施。一要按照村整体规划,新建多个消防蓄水池,为消防灭火提供充足水源。迎水或背水而居的“城中村”要充分利用自然水源或水流,建立适量的小型“蓄水坝”,确保发生火灾时,能够为轻型消防车、摩托车、浮艇泵、手抬泵等提供水源。二是彻底消除消防车通道地面和架空的所有影响消防车通行的阻碍物,并派专人负责管理,保证消防车道通行畅通。消防车道宽度不足,或不能正常通行的村,要建立专门的消防队伍,购置小型消防车辆和消防器材,保证村内消防安全。结合当前辖区火灾扑救规律和实战需要,辖区政府配套出资购置消防三轮摩托车装配“城中村”,条件好的三、四台、条件差的达到每村一台至两台,落实专人维修保养,遇有灾情时,迅速展开扑救,将火灾控制和消灭在初萌阶段。
(五)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城中村”要紧紧抓住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这个契机,广泛开展活动,推进“城中村”消防工作的开展。要建立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居民防火公约,设置消防宣传栏,发放消防宣传资料,定期宣传消防知识和逃生自救常识。每个“城中村”要确定一名消防责任人,负责“城中村”日常消防工作,组织学习消防知识和逃生自救常识。在村内中小学、幼儿园,要建立消防宣传知识和逃生自救常识。此外,必须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消防工作的良好氛围,通过广播、电视新闻、网络媒体、手机短信、消防公益广告播放消防安全知识、灭火逃生常识及有关消防注意事项,进一步提高民众对火灾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