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让学生有好的人生观。社会上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侵蚀到校园,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人生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人生的真正价值是通过什么来体现,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是很不稳定因而也就容易发生变化,人生的航程容
www.xxk123.com
(www.xxk123.com)易偏向。社会心理学家在调查少年犯罪时发现,相当一部分少年在犯罪之前,有过优秀的表现,一旦某些受不良风气影响,极易发生变化,这种个性的不稳定性造成了价值观的变化。这些人往往因为个人的某种愿意未达到因而产生不满到仇恨心理,由于调整不及时,便出现犯罪行为。马加爵酿造的校园血案,原因之一便是个人的价值在周围没有得到尊重而产生了严重的思想偏
差。所以,在进行人生观教育时,应通过一些中外名人在中学求学阶段如何把握人生航向,始终不渝地朝既定前进,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等主要事实,启发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深层次认识,对人生的价值有个正确的定位。
三是让学生有好的俭朴观。我们中华民族优秀遗产文化中有许多感人的有关勤俭节约的故事,通过有意识地选编宣讲,让学生心目中树立更多的学习榜样,培养学生养成节俭的习惯,提高节俭教育的实效性。现在,一些家长认为只要自己省吃俭用,对孩子舍得花钱,就能把孩子培养成为有出息的人。所以对孩子经济上的要求总是尽量满足,不管理由是否合理。当然,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已经过去,适当地改善生活条件也是应当的。但在满足孩子的消费需求时,应教育孩子一毫一厘当思来之易。俭,德之共也。学生有了节俭观,对其今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新一代领导人胡锦涛同志告诫我们,要牢记两个“务必”,对于学生也同样重要。
四是让学生有好的劳动观。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调整发展,生活条件日益优越,青少年一代体验生活、磨炼意志的机会也相应地减少了。为了防止青少年一代因此而追求奢侈、怕吃苦,学校应适当地利用假期组织中学生举办“田间学校”等多种形式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农村,了解社会,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勤劳俭朴的品质,使学生“劳其筋骨、苦其心志”。
五是让学生有好的历史观。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每一个朝代的改变,都可以从中读到许多有用的东西,提供许多可以借鉴的东西。校园中少数学生对历史的东西总是嗤之以鼻,这对将来的成长的非常危险的。在调查“问题少年”时,他们对历史是一片茫然,问及鸦片战争中国为什么会失败时,不少人回答是因为鸦片抽了上瘾,根本不知是满清政府的腐败。好的历史观是有助于学生形成好的人生观。先进的文化产生先进的思想,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因此,在青少年中加强历史观的教育,也同样是反腐倡廉教育的一个方面。
校园的责任是输送优秀的人才,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后备军。但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要时刻警惕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警惕腐败的温床在校园滋生,对学生开展反腐倡廉教育,让校园这块净土永远清新。